[发明专利]一种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5672.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6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红;胡建中;岳丽青;王耀磊;冯嵩;黄凌瑾;李丽;赖娟;李靖;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和正医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杨娜 |
地址: | 41000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患者 病情 数字化 管理 方法 | ||
1.一种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需记录的事件节点处配置病人信息管理设备;
S2:在救护车输送患者的过程中,由相关随行人员进入病人信息管理设备的记录系统中,添加患者基本信息;
S3:待患者进入抢救室后,由接诊医护人员进入病人信息管理设备的记录系统,开启抢救模式;
S4:记录系统启动后,自动呈现人体示意图,根据患者的病情点击人体示意图上的相关人体部位,选择操作名称;
S5:根据操作名称配置该领域的医护人员,对医护人员进行信息收集并完成到位确认,且到位医护人员依次开启抢救模式,记录系统自动更新记录变化;
S6:由相关医护人员点击对应的人体示意图上的相关人体部位,选择用药信息;
S7:系统自动记录每次点击的选择内容及时间,形成完整的过程记录;
S8:完成抢救后,医护人员在病人信息管理设备上进行结束抢救模式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参与各事件节点的相关医护人员佩戴穿戴设备,通过穿戴设备实时定位医护人员的位置,且通过穿戴设备与病人信息管理设备建立通信进行识别,完成医护人员的到位确认,并病人信息管理设备记录医护人员的到达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9:整个流程记录自动生成,由相关医护人员事后对每一条记录的内容审核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则确认结果;若需要修改,则至少选择3位在场医护人员选择同意后,则可针对该条内容进行修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由120急救人员或者随行家属进入病人信息管理设备的记录系统中,添加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入院后,家属人员根据需求再次完善患者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抢救模式和结束抢救模式的操作是通过在病人信息管理设备上进行人脸识别完成操作,又或通过穿戴设备与病人信息管理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通过穿戴设备触碰病人信息管理设备,并点击按键进行确认完成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操作名称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急诊抢救已经存在的标准化抢救流程,通过分析标准化抢救流程,分配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当点击相关人体部位时,则弹出急救操作的名称列表,由接诊医护人员选择相应的名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所述用药信息的选择是根据抢救的用药品类和标准化的用药计量,将常用药按照使用频率进行优先排序,选择用药品类后,会显示药品剂量的选择,选择后,则形成记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患者病情的数字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人信息管理设备为具备NFC触碰功能的移动扫码终端,所述穿戴设备与病人信息管理设备建立通信,通过触碰则能识别相应医护人员的基本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和正医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和正医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6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