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6497.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7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光华;李明;戴伟;罗建满;刘斌啸;卢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徐晶晶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聚合 签名 扩展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合公钥和聚合签名执行跨链,并增加用户签名权重,实现自主可控的去中心化跨链扩展,具体包括如下:
利用用户客户端及多个托管节点的公钥生成聚合公钥,由聚合公钥派生聚合托管地址,通过用户客户端将第一区块链数字资产转移到聚合托管地址中,同时在第二区块链的账户钱包中铸造对应映射资产,其中,所述托管节点是在第二区块链的验证节点中选取的,所述映射资产是在第二区块链中流通并与第一区块链数字资产按照固定比率换算;
响应于用户客户端选择签名权重触发适配的跨链需求,验证节点在第二区块链进行共识验证,执行相应跨链交易,其中,供用户客户端选择的签名权重阈值设置在第一区块链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通过部署对方轻节点验证跨链交易信息的真实性,通过中继程序转接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跨链消息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用户客户端和多个托管节点公钥生成聚合公钥,由聚合公钥派生聚合托管地址,具体如下:
在第二区块链中设置关联第一区块链的中继程序,在中继程序中从第二验证节点中选取多个托管节点,并为托管节点分配随机密钥;
利用统一椭圆基点依次为用户客户端和所有托管节点生成签名公钥,集合所有签名公钥生成聚合公钥,由聚合公钥进行哈希计算派生聚合托管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用户客户端选择的签名权重阈值设置在第一区块链中,具体为:
在第一区块中设置用户客户端将第一区块链数字资产跨链至第二区块链的用户参与多重签名的签名权重,其权重阈值范围为[0,1/3];
根据用户跨链业务应用场景提出跨链提现和跨链转移的跨链需求,针对跨链提现和跨链转移,用户客户端在签名权重阈值范围内依次适配选择满足相应跨链POW共识验证的签名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提现实现流程如下:
响应用户客户端跨链提现请求,托管节点组建提现交易并发送到中继程序中,并发起跨链提现的多重签名交易;所述提现交易至少包括数字资产提现数量和用户账户,在第一区块链中通过轻节点方案确认提现交易有效性;
确认有效后,用户客户端选择签名权重,启动签名聚合机制,联合托管节点利用各自私钥依次对跨链提现信息进行多重签名,并将生成的多重签名进行聚合,生成聚合签名,并集合参与签名的用户客户端和托管节点公钥形成公钥列表;
在第二区块链中验证节点根据公钥列表和跨链消息对聚合签名验签,并统计用户客户端和托管节点累加签名份额,所述累加签名份额超过总体数量的2/3后,执行POW共识;
将跨链资产从托管地址转账到用户账户,同时销毁第二区块链上的映射资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聚合签名的跨链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转移实现流程如下:
响应用户客户端跨链转移请求,托管节点组建转移交易并发送到中继程序中,所述转移交易至少包括数字资产转移数量,聚合托管地址,用户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目标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在第一区块链中通过轻节点方案确认转移交易有效性;
确认有效后,在中继程序中托管节点查询聚合托管地址中数字资产余额是否达到转移金额;
未达到转移金额时,则关联用户客户端向聚合托管地址存储含转移数量的跨链数字资产,同时在绑定的映射资产钱包中铸造对应的映射资产;
若达到,用户客户端选择签名权重,并在第二区块链中发起对应映射资产转移交易,交易信息包括映射资产转移数量、用户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目标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
第二区块链验证节点对映射资产转移交易进行共识验证,验证通过后从用户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转移所需的映射资产到目标客户端映射资产钱包地址;
同时销毁用户客户端在聚合托管地址中相应数量的跨链资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链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4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