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6568.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钊;罗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恒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1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地 构建 道路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对软土地基降水时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通过采用该方法,先利用真空泵对主连接管内抽真空,使得软土地基中水分被抽出,实现对软土地基的降水,再往主连接管内注入混凝土,使得主连接管与注入的混凝土土形成混凝土桩体,利用混凝土桩体对后续浇筑的混凝土层进行支撑,使得混凝土层更加耐用。本申请具有使软土地基降水时不易污染环境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土地基道路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由于施工需要,常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的施工建造。由于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孔隙较大且含水量高,直接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道路浇筑,软土地基长时长期遭受过往车辆的碾压容易发生导致沉降,引发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跨塌等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为减少软土地基发生沉降的情况出现,在道路浇筑施工前常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降水处理。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出,以使得软土地基更加密实,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降水方法为强夯法;强夯法是指利用起吊设备,将10~40吨的重锤提升至10~40米高处使其自由下落,依靠强大的夯击能和冲击波对软土地基土体施加一个巨大的冲击能量,使软土地基的土体受到瞬间的加荷(受压)、卸荷(受拉)及剪切的反复作用,使得软土地基中的土中孔隙被压缩,同时土体周围产生裂隙,最终将软土地基的孔隙水顺利排出,并使得土体迅速固结。进而达到密实软土地基使其不易发生沉降的效果。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常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的降水处理时,重锤对软土地基进行冲击时产生大量扬尘,严重污染施工现场环境,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使软土地基降水时不易污染环境,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上构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主连接管与副连接管外周壁均开设有通孔,主连接管外径大于副连接管外径;
步骤二:在软土地基上开挖路基,清理路基表面杂物,直至路基平整;
步骤三:沿路基长度两侧将主连接管依次打入软土地基;并使路基两侧的主连接管一一相对;在路基四周施作止水墙,在路基上铺设密封膜,并使密封膜覆盖止水墙与主连接管;
步骤四:将副连接管穿过密封膜并伸入至主连接管内,在密封膜上铺设碎石层,将副连接管与真空泵连通;
步骤五:启动真空泵,利用真空泵对密封膜下方的软土地基抽真空;
步骤六:断开副连接管与真空泵之间的连接,将副连接管与注浆机连通,往主连接管内注射混凝土;
步骤七:待主连接管内的混凝土凝结完成后,在路基上绑扎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层;
步骤八: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层进行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恒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恒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钻杆扶正器
- 下一篇:电动助力车仪表控制系统及方法、电路结构、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