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吊装变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6584.8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萍萍;步林鑫;刘美妍;张莉莉;魏波;唐泓刚;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B66C1/66;B63B7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刘逸潇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平直 空腔 结构 吊装 变形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吊装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大开口平直空腔总段的重量、重心,结合龙门吊设备参数进行吊点配置及钢丝绳的长度和夹角的计算;S2、根据吊点及整体重量设计吊马;S3、根据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不同位置处的开口结构特点,结合吊点及其受力分布对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进行加强布置;S4、根据总段吊马布置图搭建包括吊马和加强的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整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以校核整体强度、局部强度和变形情况;S5、根据有限元计算和校核结果进行加强及修正上述S2、S3步,并重新校核,直至符合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控制吊装时的变形量,使其满足建造精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吊装变形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层甲板带舷侧总段结构比较特殊,因其具有以下特点:1、上甲板表面平直;2、中部具有包含大开口区域的大型空腔装载舱结构;也被称为“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这种结构由于刚性较弱,尺寸大,重量重,建造精度要求高,吊装时甲板极易发生变形,需要补设加强以增强结构刚度,保证甲板精度。通常的加强方法为:根据经验在平直空腔结构内设置垂直支撑进行上下连接,但通过有限元吊装分析计算,发现空腔区域产生波浪变形,甲板的最大变形量达到17mm,吊马区域处甲板的拱起变形量为10mm,无法满足生产建造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吊装变形控制方法,采用合理布置吊点,并根据不同位置处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开口特点设置加强结构,以控制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吊装时的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的吊装变形控制方法,所述吊装变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计算大开口平直空腔总段的重量、重心,结合龙门吊设备参数进行吊点配置及钢丝绳的长度和夹角的计算,其主要过程包括;
(1)重量重心计算;
(2)钢丝绳的长度和夹角计算,计算时要求钢丝绳的夹角大于60°,所述钢丝绳夹角为吊挂时钢丝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根据重量重心进行吊点配置,要求均匀分布各吊点所受钢丝绳拉力;
S2、根据吊点及整体重量设计吊马;
S3、根据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不同位置处的开口结构特点,结合吊点及其受力分布对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进行加强布置,以获取总段吊马布置图;加强布置的主要过程包括:
(1)获取大开口平直空腔结构总段不同位置处的开口结构形式,不同位置处的开口结构形式包括无吊马的第一空腔区域结构、布置吊马的第二空腔区域结构及靠外板的大开口区域结构;所述第一空腔区域结构和第二空腔区域结构均具有大矩形区域,所述大开口区域结构具有相互连通的横向大开口区域和舷侧大开口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开口总段吊装的加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信息安全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