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读写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6612.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3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梁甲昌;李玉惠;邓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成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读写 智能 切换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读写器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目标通道的第一参数值;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值获取所述目标通道内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值,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值的最大取值与所述第一参数值呈正相关;步骤S300:根据所述目标通道内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值获取所述目标通道内的时隙值与冲突值;步骤S400:当预设倍数的所述时隙值大于所述冲突值时,将所述第一参数值按照固定数值减少;步骤S500:按照所述固定数值减少后的第一参数值重复执行步骤S100至步骤S400,直至所述第一参数值为零,且所述冲突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冲突值阈值时,切换至下一个通道。能够提高盘点效率与盘点的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读写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构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和应答器构成。应答器主要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产品代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读写器,或称为阅读器,主要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是读取和/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可移动的手持设备或固定设备。
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物流、零售、服装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持设备上的RFID,需要对不确定数量的标签,例如单标签、少量标签或者多标签甚至大量标签进行无漏读、连续、高效率的盘点。
多天线读写器又称为多通道读写器,多通道读写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个通道需要盘点的标签数量通常都是不相同的。但是现有的多通道读写器都是给每个通道设置一个固定的盘点时间或者每个通道设置固定的盘点次数。当固定的盘点时间到了,或者固定的盘点次数完成之后才能切换到下一个通道进行盘点工作。但是这样可能导致某一个通道当前需要盘点的标签较少时,依然需要盘点固定的盘点时间,或者需要等到盘点的次数达到固定的盘点次数之后才能切换到下一个通道,这样会影响标签盘点的实时性和效率。也有可能当某一个通道当前需要盘点的标签较多时,按照固定的盘点时间或者固定的盘点次数盘点之后,还没有将该通道需要盘点的标签盘点完。这样该通道就需要等到下次轮询到时候才能继续盘点剩余的标签,这样同样会影响该多通道读写器的实时性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读写器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多通道读写器读写标签的实时性和效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通道读写器通道智能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目标通道的第一参数值;步骤S200: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值获取所述目标通道内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值,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值的最大取值与所述第一参数值呈正相关;步骤S300:根据所述目标通道内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值获取所述目标通道内的时隙值与冲突值;步骤S400:当预设倍数的所述时隙值大于所述冲突值时,将所述第一参数值按照固定数值减少;步骤S500:按照所述固定数值减少后的第一参数值重复执行步骤S100至步骤S400,直至所述第一参数值为零,且所述冲突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冲突值阈值时,切换至下一个通道。
由于该第二参数值的上限值与该第一参数值呈正相关,当该第一参数值减小时,该第二参数值的上限值也会相应的减小,而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最大不超过该第二参数的上限值,当该第二参数的最大值减小时,该目标通道内的每个标签的第二参数取值会趋于集中,分散度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成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成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6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