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水带安装支架及止水带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830.X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朱力;岳清;马华兵;丁科;陈振刚;于海波;张明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佳世特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白袖龙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水带 安装 支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及止水带安装方法,其中止水带安装支架包括:支座;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适于与管廊座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座和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旋转;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适于将止水带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做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平移。本发明提供的止水带安装支架及止水带安装方法,能够替代手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具有安装准确性高、牢固性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及止水带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管廊止水带安装时,由于尺寸较大,且需要进行刷胶处理,通过人工安装费时费力,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成本,并且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及安装牢固程度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及止水带安装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廊止水带安装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准确性和牢固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包括:
支座;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适于与管廊座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支座和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旋转;
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背离所述支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适于将止水带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适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做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平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顶推油缸,所述顶推油缸的缸筒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顶推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卡钳,所述卡钳适于夹紧止水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卡钳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夹持座,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所述夹持座上,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适于夹持在所述止水带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夹持座内设置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夹紧件为驱动气缸或线性电机,所述夹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夹紧件包括推动气缸、双摇杆机构、推动轮和复位弹簧,所述推动轮设置在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动端并与所述双摇杆机构抵接,所述复位弹簧向所述双摇杆机构施加朝向所述推动轮的弹力,所述夹紧件对称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夹紧件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另一个所述夹紧件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止水带安装支架,所述所述翻转油缸沿所述第一支架的转轴轴线方向布置有两个及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止水带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安装止水带安装支架,使第一支架与管廊座铰接;
将止水带固定在第二支架上;
对止水带和管廊上的止水带槽进行刷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佳世特橡胶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佳世特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蚊推车和驱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宽频带风力微能源自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