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镜消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8247.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芳;李玮;陈朝元;史瑜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26;A61L2/2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林祥翔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毒 装置 | ||
本发明公布一种内镜消毒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盖、置镜板、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容器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一端敞口,所述容器盖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敞口上;所述置镜板的外壁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置镜板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置镜板的正面和所述置镜板的背面,所述置镜板的正面用于承载内镜;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置镜板的背面上,所述开合机构用于遮挡住第一通孔或者让第一通孔保持敞开;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置镜板的背面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用于带动置镜板沿着容置腔的内壁上升或者下降。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镜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作为一种精密的电子设备,需要进行多次循环使用,并且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对内镜进行预消毒,周转过程需进行清洗消毒(按规范要求达到高水平消毒效果甚至灭菌效果),内镜清洗消毒分为机洗及手工清洗消毒,内镜手工清洗消毒周转快,故目前对于内镜的清洗消毒仍以手工清洗消毒为主(按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执行),但目前手工清洗消毒所需的装置具有如下弊端:
反复开盖,消毒液暴露于空气中时间长,消毒液会挥发于空气中或捞镜时消毒液易溅于槽边、地面上,造成空气污染、环境污染以及潜在消毒后内镜的人为操作污染。操作人员容易沾上消毒液,消毒液属有刺激性的液体,会影响到操作人员的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部位的健康。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内镜消毒装置,解决操作人员在清洗内镜时容易被消毒液侵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内镜消毒装置,包括容器、容器盖、置镜板、开合机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容器包括容置腔和出气口,所述容置腔的一端敞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容器盖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敞口上;
所述置镜板的外壁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所述置镜板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置镜板的正面和所述置镜板的背面,所述置镜板的正面用于承载内镜;
所述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置镜板的背面上,所述开合机构用于遮挡住第一通孔或者让第一通孔保持敞开;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置镜板的背面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上,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端用于带动置镜板沿着容置腔的内壁上升或者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移动板和移动组件;
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置镜板的背面上,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端设置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移动板的正面和所述移动板的背面,所述移动板的正面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置镜板的背面上;
所述移动组件的移动端用于带动移动板沿着置镜板的背面移动,并使得移动板的非第二通孔区域堵住第一通孔或者使得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为伸缩油缸、伸缩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所述移动组件用于驱动移动板进行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内镜固定机构;
所述内镜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置镜板的正面上,所述内镜固定机构用于固定内镜。
进一步地,所述内镜固定机构为卡扣。
进一步地,还包括抽气风机;
所述容器还包括进气口,所述抽气风机通过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进气口也连通所述容置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溢散机构;
所述防溢散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防溢散机构用于防止容置腔中的有害气体溢出到空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