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扑翼-双旋翼混合翼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9371.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汪和;方琪斌;吕鹏;刘清松;段俊峰;余晨;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08;B64C3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旋翼 混合 飞行器 | ||
1.一种扑翼-双旋翼混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第一扑翼、第二扑翼、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电池、控制器、第一旋翼、第二旋翼、以及尾翼;
所述机架包含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舵机固定架、电池固定架、控制器固定架、尾缘连接杆、旋翼固定架和尾翼连接杆,其中,所述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平行设置,且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的一端均和所述舵机固定架固连;所述舵机固定架、电池固定架、控制器固定架、尾缘连接杆、旋翼固定架从第一身体杆位于舵机固定架一端沿第一身体杆长度方向依次固定在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上;所述尾翼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之间的中位线上,其一端和所述旋翼固定架固连,另一端从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之间伸出;
所述机架关于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之间的中位线对称;
所述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结构相同,均设置在所述舵机固定架上;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的输出轴朝向相同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身体杆;
所述第一扑翼、第二扑翼结构相同,均包含翼杆和翼膜;所述翼膜呈扇形,包含第一直边、第二直边和弧边,第一直边一端和第二直边的一端相互垂直,弧边的两端分别和第一直边、第二直边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翼膜的第一直边固定在所述翼杆上;
所述第一扑翼的翼杆靠近翼膜第二直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舵机的输出轴垂直固连,第一扑翼翼膜的第二直边和弧边的相交处和所述尾缘连接杆靠近第一身体杆的一端固连,使得第一扑翼展开;
所述第二扑翼的翼杆靠近翼膜第二直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舵机的输出轴垂直固连,第二扑翼翼膜的第二直边和弧边的相交处和所述尾缘连接杆靠近第二身体杆的一端固连,使得第二扑翼展开;
所述第一旋翼、第二旋翼结构相同,均包含驱动电机和螺旋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螺旋桨的转轴同轴固连;
所述第一旋翼的驱动电机和所述旋翼固定架靠近第一身体杆的一端固连,第二旋翼的驱动电机和所述旋翼固定架靠近第二身体杆的一端固连;第一旋翼、第二旋翼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垂直于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所在平面且朝向向下;第一旋翼、第二旋翼的螺旋桨反向;
所述尾翼和所述尾翼连接杆从第一身体杆、第二身体杆之间伸出的一端固连;
所述电池固定在所述电池固定架上,用于供电;
所述控制器固定在所述控制器固定架上,控制器分别和所述电池、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旋翼的驱动电机、第二旋翼的驱动电机电气相连,用于控制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旋翼的驱动电机、第二旋翼的驱动电机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双旋翼混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扑翼、第二扑翼的翼膜和所述尾缘连接杆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胶,以保护翼膜使其不易撕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扑翼-双旋翼混合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固定架包含长杆、第一短杆、第二短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其中,所述长杆两端分别和第一短杆的一端、第二短杆的一端垂直固连,形成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斜杆一端和所述第一短杆固连,另一端和所述长杆固连,用于加固第一短杆和长杆;所述第二斜杆一端和所述第二短杆固连,另一端和所述长杆固连,用于加固第二短杆和长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3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