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9708.8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倪佳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01 | 分类号: | G08B25/01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居家 护理 服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居家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方法及系统。其包括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所述居家护理服务平台包括居家数据集单元、医护监控单元和救护单元。本发明中通过综合分析模块和行为分析模块对采集的生理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并判断数据落入的阈值范围,若落入危险阈值范围内则通过报警模块直接向救护单元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另外利用报警模块与救治人员进行联动,省去人工告知步骤,进而为救治赢取更多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居家护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居家护理居是对住院患者的延伸服务,即患者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护理和休养,一般针对一些慢性病进行调养,例如高血压、脑梗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医院对居家护理的病人家中都安装一些摄像头,以对居家护理的病人进行观察,然后分派指定的医护人员或者护理人员通过显示屏对居家护理的患者进行观察,
但通过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观察,人为失误的可能性非常大,例如医护人员或者护理人员在观察时睡着等无法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另外,当发现病人处于危险状态时,还需要医护人员或者护理人员打电话或者通过对讲的方式告知救护人员,通知其对病人进行救治,联动性非常低,很容易延误救治的时间而导致病人死亡或者病情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居家护理服务平台,所述居家护理服务平台包括居家数据集单元、医护监控单元和救护单元;所述居家数据集单元用于采集居家护理病人的生理数据信息和视频信息,并将采集的信息数据发送至医护监控单元;所述医护监控单元用于对采集的生理数据信息和视频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综合分析的数据进行监测,若综合分析超出阈值则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救护单元用于接收报警信号,并向居家护理病人的派出救护人员。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居家数据集单元包括生理数据采集模块和视频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生理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居家护理病人的生理数据进行采集;所述视频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利用摄像头对家中的病人行为数据进行采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医护监控单元包括生理数据综合分析模块、行为分析模块、阈值设定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生理数据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将生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生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危险值;所述行为分析模块用于对视频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危险值;所述阈值设定模块用于设置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的危险阈值,若生理数据和行为数据其中一个数据的危险值超出设定的危险阈值后,则通过报警模块向救护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为分析模块还包括危险动作录入模块和危险动作判断模块;所述危险动作录入模块用于对家中特定位置的特定动作进行录入;危险动作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病人的动作是否符合录入的动作,若符合则直接生成报警信息发送至救护单元,若不符合则继续判断。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救护单元包括危险数据采集模块和救护用品生成模块;所述危险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超出危险阈值的生理数据图片或者危险动作的图片进行采集;所述救护用品生成模块用于对采集的生理数据图片或者危险动作的图片进行分析判断,并生成救治需要的救护用品清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救护单元还包括位置匹配模块,位置匹配模块用于获取居家护理病人的家庭位置,并向其位置附近最近的医院发出救护请求。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方法,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系统,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基于互联网的居家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