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点动态悬挂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9726.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1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恒;袁广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瑞福恒(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3/02;A63B21/00;A63B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点 动态 悬挂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动态悬挂训练装置,通过滑轨、电动滑车、旋转定位装置、电机可以将多个悬挂点升降、旋转定位、移动,本发明充分利用多点可控的动态的“不稳定”悬吊点的变化对患者的进行数字化的动态训练,本发明配置传感器收集悬挂点相关数据显示到终端显示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即时显示并形成数据库,可视化的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监测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力及角度、方向的变化及比对,实时监测动态变化:比如悬挂点移动数据、角度、时间、速度、频率等,主动动态信息反馈数据:比如在计算机控制下输入可量化的不稳定元素(移动方向、速度、频率、距离,角度变化等)来测试训练患者反应能力等,区域化信息汇总:检测数据,无线传输方式汇总至终端计算机进行后续分析:数据再现、还原、回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为患者进行主动‑被动的动态可量化训练,为功能评估和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 体育运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点动态悬挂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脊髓损伤、外伤、格林一巴利等造成肢体运动障碍,给患者生活和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和负担,一直是康复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悬吊训练技术是针对下肢功能障碍、改善步行能力重要康复治疗手段。
国际上,使用悬吊装置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已经有较长使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使用简易的悬吊方法治疗受伤的人员。由于设施简陋,用于悬吊点固定,悬吊的绳索不能调节,只能做简单术后康复治疗。后来经过长时间实践人们发现,悬吊方法还具有治疗疼痛以及辅助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作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悬吊技术基础上,挪威率先将该技术运用在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并取得较好效果。大约在20年前,悬吊技术被引入到中国,但是该产品只限于对训练者进行2点垂直悬吊且悬吊器位置固定,无侧向绳索辅助拉力功能,无在动态下的悬吊拉力及位移变化,更没有可控的可记录的数据分析的功能。
近些年,我国康复器械企业在悬吊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主动训练理念,研制开发了可移动悬吊滑轨训练系统,包括密集网设备。该系统主要特点是,悬吊装置上方安装与悬吊装置连接的滑轨,悬吊器上安装一组滚轮,使悬吊器在轨道上自由滑行。悬吊器内设计了滑动停止装置,控制悬吊装置的固定和移动。滑轨安装形式多样,或是与专用支架连接,或是与建筑天花板固定连接。密集网四周与弹力绳连接帮助训练者站立。治疗和训练时,在悬吊系统和弹力绳的帮助下,训练者身体在悬吊器的悬吊绳和弹力绳帮助下,起到减轻体重对下肢压力及辅助其站立的作用,帮助训练者进行站立或行走训练,弥补了原来训练者难以站立训练的实际困难。该系统在康复训练上运用,使康复效果明显提高,是康复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
悬吊运动训练与传统运动训练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通过悬吊运动训练,可以训练平时运动训练很少练习到的深层稳定肌群,例如多裂肌、腹横肌等;②悬吊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肌肉的协调收缩能力。因为悬吊闭链运动训练可以同时激活“主动肌、协同肌和拈抗肌”,从而提高身体的运动协调能力;③在不稳定的悬吊绳上或使用气垫进行闭链运动训练,可以刺激感觉运动器官,提高感觉和运动的协调能力”;④悬吊运动训练可以纠正患儿的骨盆问题和脊柱畸形。例如偏瘫患儿由于患侧侧屈肌张力增高造成的患侧骨盆上提,可通过闭链运动训练躯干痉挛肌对侧的侧屈肌群的肌力,来纠正患侧骨盆上提;悬吊滑轨训练系统具有滑动功能,悬吊绳索与滑轨形成的不稳定因素能极大的调动患者身体潜能,使康复训练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如悬吊绳索与患者穿戴的吊带连接后可以进行平衡行走训练、儿童可以进行爬行训练,与作业治疗板连接后可以进行动态的作业治疗等。
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的前提。悬吊训练系统训练方法是,训练者在悬吊装器的两根悬吊绳及与周围设施连接绳的帮助下,通过减轻身体体重对下肢大压力,帮助其在站立状态下完成训练任务。其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悬吊产生的不稳定状态来激发训练者潜在的主动运动意识,即训练者在不稳定状态下,为了自我保护,加强自我控制,防止跌倒或保持站立即行走状态,此时自身被激发出来的潜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瑞福恒(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瑞福恒(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