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9734.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3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旸;张盼;刘军;周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精雕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B23Q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量 齿轮 模具 精加工 基准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其步骤包括:1)在齿轮模具的CAD模型上布置两个高度一致用于角度摆正的测量点;2)生成角度摆正测量路径;3)在第2)步角度摆正基础上,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3”进行模具产品面余量检测,进而进行摆正精度判断;4)如果第3)步的摆正精度合格,则加工路径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3”进行加工,如果第3)步的摆正精度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布置用于角度摆正的测量点,然后进行2)‑3)步,直到摆正精度合格。本发明实现了齿轮模具精加工前的自动摆正,提高了摆正精度,降低了人工参与,减少了出错率,实现了基准找正路径与加工路径的自动衔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模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在机测量的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
背景技术
齿轮模具加工市场是公司产品在模具行业应用的有力支撑。而齿轮精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借助在机测量技术解决。在机测量技术可实现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自动化实时检测。基于测量工件基准角度的偏转量,可实现加工路径的智能修正,保证加工定位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现有的齿轮模具摆正方法需要通过定位基准,人工手动拉表来实现,精度低、效率低下,且找正精度依赖于加工人员的经验。且人工拉表无法实现角度的迭代摆正、无法通过量化的检测数据来判断摆正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基于在机测量的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能够减少用户操作,降低出错率,操作方便,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用于角度摆正的测量点;
2)生成角度摆正测量路径;
2.1)创建“角度测量1”路径,开启“角度测量”;
2.2)创建“角度测量2”路径,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1”与“角度测量”;
2.3)创建“角度测量3”路径,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2”与“角度测量”;
3)在第2)步角度摆正基础上,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3”进行模具产品面余量检测,进而进行摆正精度判断;
4)如果第3)步的摆正精度合格,则加工路径开启“跟随测量角度找正””、“使用数据组号3”进行加工;如果第3)步的摆正精度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布置用于角度摆正的测量点,然后进行2)-3)步,直到摆正精度合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在齿轮模具的CAD模型上布置两个高度一致的测量点,用于进行角度摆正。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1)中创建“角度测量1”后,使用上一步布置的测量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2)中创建“角度测量2”,测量点理论位置与“角度测量1”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3)创建“角度测量3”,测量点理论位置与“角度测量2”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机测量技术实现了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通过三次角度迭代找正,实现了找正精度的大幅提高。且与人工手动拉表找正相比,找正时间大幅缩短。
本发明通过在机测量检测齿面余量来判断摆正精度,检测效率更高,且减少了人工参与,对现场工艺人员的技术和经验要求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通过在机测量代替人工找正,使得半精加工与精加工直接无需人工干预,大大缩短生产准备时间,适合大批量产品的连续、自动化加工。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基于在机测量的齿轮模具精加工基准找正方法的原理图;
图1a)本发明找正方法原理图的初始坐标系下理论直线与实际直线的夹角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精雕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精雕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点动态悬挂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镍锂离子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