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0666.X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1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玥;钟睿;付永强;周真林;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玥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腺 疾病 治疗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包括硅胶软管,硅胶软管的一端以分叉的形式分别设置有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且硅胶软管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分隔瓣膜,分隔瓣膜沿硅胶软管的圆心点呈椭圆形,且分隔瓣膜的外壁与硅胶软管的内壁之间匹配,分隔瓣膜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的交叉点位置,硅胶软管的内部沿分隔瓣膜分别设置有引流通道和进药通道,引流口管与引流通道之间连通,给药口管与进药通道之间连通。本发明采用分隔瓣膜将整体硅胶软管内部分隔为引流通道和进药通道,可以保证硅胶软管的横截面积形态处于稳定状态,从而避免撑大创口的问题,减少对患者所造成的痛苦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乳腺疾病的治疗一般分为定期复查、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具体采用哪种治疗方式跟病的种类有关,如乳腺增生类疾病,大部分采取定期复查或者药物保守治疗,乳腺炎症性疾病,大部分采取药物治疗,部分可能需要手术的治疗,肿瘤性疾病大部分可能要进行手术方面的治疗,恶性肿瘤性疾病基本上都要进行手术治疗,良性肿瘤性疾病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有些可以定期复查或者辅助药物、定期复查。
而在乳腺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使用到的器械是引流管,在乳腺治疗手术过程中,采取微创手术,在病灶部位的体表皮肤上切开微小的创口,再将引流管沿着创口缓缓探入到病灶处,对病灶处进行脓液吸取或者给药等操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引流和给药两个步骤中,需要单独采用引流管和给药管进行对应的操作步骤,所以就会进行多次插入到病灶部位的操作,而对于将引流管和给药管合二为一来使用的方式来说,所采用的管材直径较大,会导致患者的创口呈较大状态,两组方式均会较大程度的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包括硅胶软管,所述硅胶软管的一端以分叉的形式分别设置有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且所述硅胶软管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分隔瓣膜,所述分隔瓣膜沿硅胶软管的圆心点呈椭圆形,且所述分隔瓣膜的外壁与硅胶软管的内壁之间匹配;
所述分隔瓣膜的一端延伸至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的交叉点位置,所述硅胶软管的内部沿分隔瓣膜分别设置有引流通道和进药通道,所述引流口管与引流通道之间连通,所述给药口管与进药通道之间连通;
所述分隔瓣膜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导丝,所述分隔瓣膜采用弹性塑料制成,所述金属导丝沿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的交叉点位置插入到硅胶软管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分隔瓣膜靠近引流口管和给药口管的一端与硅胶软管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硅胶软管内部位置中固定安装有金属框网。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分别实现对病灶处的引流及给药,避免了多次插管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因反复插管而导致的痛苦加重状况;由于硅胶软管整体截面的面积处于较小状态,使得病人的创口呈较小状,进而能够减轻创口处的疼痛、有利于术后创口的恢复及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的竖向剖切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的拆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的的竖向剖切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乳腺疾病治疗用引流给药装置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玥,未经赵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