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242.5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连;眭素刚;李泽;王帮团;许汉华;槐以高;徐鹏飞;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马海红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获取 溶洞 顶板 极限 溶蚀 耐久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包括:步骤1、拟定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计算的基本参数;步骤2、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步骤3、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本发明以碳酸岩溶洞顶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使用“内点算法”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属于地基承载力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碳酸岩在我国广泛分布,特别是在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部省份碳酸岩基础常常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碳酸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因此如果碳酸岩长期暴露于水和二氧化碳的环境下,其岩石表面会发生溶蚀。
在西南部省份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经常会碰到如图2所示下伏碳酸岩溶洞的情况,溶洞具有一定的规模、溶洞长度较长并具有一定跨度;溶洞顶板的底面、顶面的岩体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会发生化学溶蚀,溶洞的顶板和底板会同时发生溶蚀,溶洞顶板的厚度随时溶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减小,同时溶洞顶板的岩体中会有水渗入也会发生化学溶蚀,溶洞顶板岩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会随着溶蚀时间的推移逐步衰减。当溶洞顶板作为上部建筑物的基础时,溶洞顶板岩体的承载力会随着溶蚀的发生而逐步减小,当溶洞顶板厚度、溶洞顶板岩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减小到某个临界值时,溶洞顶板将会发生破坏。因此,碳酸岩溶洞顶板存在一定的极限溶蚀耐久性,碳酸岩溶洞顶板的极限溶蚀耐久性是指其岩体材料在水、二氧化碳长期溶蚀作用下的抵抗破坏的能力,碳酸岩溶洞顶板的极限溶蚀耐久性可用碳酸岩溶洞顶板安全使用的时间来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以获得溶洞顶板的极限溶蚀耐久性,为评价碳酸岩地基的长期安全性提供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获取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方法,包括:
步骤1、拟定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计算的基本参数;
步骤2、根据目标函数、溶洞顶板岩体的拉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和压应力强度衰减方程,建立计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
步骤3、求解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的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获得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
所述拟定溶洞顶板极限溶蚀耐久性计算的基本参数,包括:确定溶洞顶板的几何参数;确定溶洞顶板的材料参数;确定溶洞顶板的受力条件与安全性控制参数;确定溶洞顶板岩体的溶蚀速率;确定溶洞顶板岩体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溶蚀衰减速率。
所述溶洞顶板的几何参数,具体为:溶洞顶板的初始厚度H,溶洞顶板的跨度L;所述溶洞顶板的材料参数,具体为:溶洞顶板岩体的初始抗拉强度σt,溶洞顶板岩体的初始抗压强度σc,溶洞顶板岩体的容重γ;所述溶洞顶板的受力条件与安全性控制参数,具体为:受力条件是溶洞顶板作用的均布载荷p;安全性控制参数是溶洞顶板的安全裕度ξ;所述的溶洞顶板岩体的溶蚀速率,具体为:溶洞顶板岩体的溶蚀速率δH;所述的溶洞顶板岩体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溶蚀衰减速率,具体为:溶洞顶板岩体抗拉强度的溶蚀衰减速率δt,溶洞顶板岩体抗压强度的溶蚀衰减速率δc。
所述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建立目标函数,具体为:
设溶洞顶板的极限溶蚀耐久性为目标函数,并求其最大值;目标函数如下:
Maximize: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未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集成电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环保袋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