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291.9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财;张琦;刘家俊;刘婷;杨超凡;何闯;哈志辉;金志伟;徐昕媚;夏侯嘉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40/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刘晓菲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节点 协同 编辑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客户端首先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服务端将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然后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后,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可见,由于本申请中参与协同编辑的各个协同客户端均是根据服务端发送的编辑结果和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从而保证了各个客户端中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中同一数据节点的位置和对应内容均是一致的,进而提高了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呈现几何级别的增长。目前经常会出现多个客户端同时对同一数据节点进行编辑(如新增、删除、更新、移动等操作)的情况,由于这种协同编辑方式可以供多个用户通过客户端高效率地协同工作,显著提高数据节点编辑的速度,从而在数据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协同编辑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操作转换(Operational Transformation,简称OT)算法。但这种协同编辑方法的核心是进行转换操作,且在处理过程中着重关注到的是数据节点的位置,但对数据节点对应的内容本身是没有识别度的,因此,可能会导致编辑结果出错,尤其是对于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若仍采用上述协同编辑方法,对这种类型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将出现错误的编辑结果。例如,如图1所示的数据节点列表,其中四个数据节点S1、S2、S3、S4各自具有唯一标识且各自对应的内容也是唯一的,若用户A和用户B同时通过客户端对数据节点S2进行移动,且用户A是将S2移动到S1的前面,用户B是将S2移动到S3的后面,则在采用OT算法进行协同编辑后,得到的编辑结果是S2 S1 S3 S2 S4,其中包含了两个S2,显然该编辑结果是错误的,这是因为S2是唯一的,无论如何编辑,在最终得到的数据节点列表中都应该最多只存在一个S2。
因此,对于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如何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在对每个具有唯一标识且存在先后顺序关系的数据节点进行协同编辑时,有效提高编辑结果的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节点的协同编辑方法,包括:
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对于目标数据节点的编辑请求;以便所述服务端将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出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推送给协同编辑的协同客户端,并更新本地存储的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返回的根据所述编辑请求确定的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对应的处理顺序标识;
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编辑结果和所述编辑结果的处理顺序标识,更新本地存储的服务端数据节点的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辑请求包括以下编辑请求中的至少一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一目标数据节点时,更新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包含的内容;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包含第二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二目标数据节点对应位置从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的位置中删除;
当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不包含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时,将所述第三目标数据节点插入至所述服务端存储的所有数据节点中的特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2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