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422.3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全永浩;尹政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13/02 | 分类号: | F02D13/02;F02D45/00;F03G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红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滑行 再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和装置。一种配备有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CVVD)发动机的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确定车辆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滑行再生条件;当车辆的当前状态满足滑行再生条件时,ECU进入滑行再生模式并进行再生制动,其中当进入滑行再生模式时,节气门完全开启,使发动机的进气量最大化,控制CVVD目标持续时间最大化,并使进气门的关闭时间延迟至压缩冲程的开始时间点之后,从而减少发动机的泵气损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配备有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CVVD)发动机的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MHEV)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改善环境,车辆的废气法规变得更加严格。然而,现有的基于汽油发动机的动力系统满足排气法规的能力有限。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新的动力系统,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废气法规。
满足提高的废气法规的几种技术之一是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MHEV)系统,其被配置为使得皮带驱动电动机(BDM)可以辅助发动机动力。与全混合动力系统不同,配备BDM的MHEV系统在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具体而言,通过使用带有BDM的MHEV系统,可以在不显著改变动力系统的情况下,例如,只需更换现有的带有BDM的内燃机的交流发电机(发电机),就可以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并提高动力系统的燃料效率。
然而,根据传统的MHEV系统,由于电动机(即BDM)始终通过皮带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因此存在发动机在再生制动中就像电阻(即,包括发动机的摩擦阻力、负载等)一样的问题。因此,与其他混合动力车辆相比,存在再生制动效率降低的缺点。
根据常见的混合动力系统,电动机与发动机分离,并通过发电控制独立执行再生制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发动机停止,发动机对驾驶没有任何影响。然而,由于MHEV中发动机的曲轴上连接了BDM,在再生制动时,发动机的摩擦扭矩和负载同时作用,因此提高再生制动效率是有限度的。
此外,在滑行再生情况下(其中车辆在没有踩下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的情况下滑行,与此同时电机发电),BDM的发电扭矩和发动机的拖曳扭矩同时施加到动力轴上。因此,当BDM的发电扭矩增大时,由于与普通内燃机车辆相比相对较大的减速度,驾驶员会感觉到驾驶差异。
此外,由于在如UNECE的WP29法规中规定,当车辆的减速度为1.3m/s2以上时应打开制动灯,因此增加再生制动情况中BDM的发电量是有限度的。因此,系统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滑行再生情况下能量的回收率不可避免地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备有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CVVD)发动机的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和装置能够减少滑行再生时发动机的拖曳扭矩对车辆减速的影响,从而在不增加特定的机械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增加电动机发电回收的能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配备有连续可变气门持续时间(CVVD)发动机的车辆的滑行再生控制方法,包括:(a)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确定车辆的当前状态是否满足滑行再生条件;(b)当车辆的当前状态满足滑行再生条件时,ECU进入滑行再生模式并进行再生制动,其中当进入滑行再生模式时,节气门完全开启,使发动机的进气量最大化并且控制CVVD目标持续时间最大化,由此控制BDM(皮带驱动电动机)的发电扭矩增大。
在步骤(a)中,当车辆的当前状态为超限状态(over-run state)时,可以确定满足滑行再生条件。
当未操作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时,油门位置传感器(APS)和制动位置传感器(BPS)的输出信号为零,车速和发动机转速(RPM)超过相应的设定车速和设定RPM,可以确定车辆的当前状态为超限状态。
超限状态可以进一步包括换档杆处于D档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未经现代凯菲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