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542.3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7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廖虎辉;俞建;丁佳;卢健体;李荣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L25/12;C08L23/08;C08K7/20;C08K7/14;C08K13/04;C08J5/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梦媚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pbt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其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60%、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8-17%、短切扁平玻璃纤维20-40%、增韧剂1-5%、玻璃微珠2-8%、抗氧剂0.1-0.5%、聚酯成核剂0.1-0.5%和润滑剂0.3-1.0%混合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短切扁平玻璃纤维与所述玻璃微珠的质量比为(5:1)-(10:1);所述短切扁平玻璃纤维为表面经硅烷基浸润剂浸润处理的聚酯类短切扁平玻璃纤维,其长度为3-6mm,横截面长径比为(2-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特性粘度在0.8-1.0dl/g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采用悬乳法制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选自马来酸酐或环氧官能团化的接枝聚合物或共聚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粒径在1250目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微珠的直径为15-10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复配物,其中,所述主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76或抗氧剂1010,所述辅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68、抗氧剂626或抗氧剂412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成核剂选自长链线性饱和羧酸钠盐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类、脂肪酸类、乙撑双硬脂酰胺、聚乙烯蜡中的任意一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配比,将干燥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增韧剂、玻璃微珠、抗氧剂、聚酯成核剂和润滑剂充分混合,获得均匀的预混料;
将所述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筒,同时将短切扁平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加入,经熔融、挤出造粒制得玻纤增强PBT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5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封闭式雾化器的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