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洋货船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876.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云;李东;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2 | 分类号: | B63B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洋 货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远洋货船,包括:船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上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连接底板和两个第一侧壁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下侧壁、位于第二下侧壁上方并连接两个第一侧壁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上侧壁,以及分别连接第二上侧壁下端和第二下侧壁上端的连接壁;底板、两个第一侧壁与两个第二下侧壁围合出下部货舱;两个中间甲板,分别可移动地连接在两个第一侧壁之间,从而可以平铺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而与两个第一侧壁、两个第二上侧壁围合出上部货舱。上述上部货舱和下部货舱可以分开承载货物,提高了货物的承重能力,还满足了船体稳性需求,并且还方便对货物进行分类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洋货船。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是地球上已发现生物量最大的单一物种,其总量保守估计可达数亿吨。在全球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南极磷虾有望成为人类未来最大的蛋白质资源库。由于国内尚未建过南极磷虾船,相关规范和标准很不完善。
传统的散货运输船通常是在甲板上对应货舱开设舱口,再通过安装在货舱之外的甲板上的吊机或装卸设备经舱口对货舱内的货物进行传输。而目前的磷虾船主要是由散货运输船略加改造制成。磷虾船能够通过船上特有处理系统将捕捞的磷虾在船上加工为磷虾粉,并用袋子封装,便于储存、运输和以单位计出售。在运输时,装有磷虾粉的袋子通过层层堆叠放置在货舱内。由于磷虾船的货舱型深一般可以达到20多米,磷虾粉袋堆叠的高度也随之变大,容易因船舶在海上晃动而倒塌,造成货物损伤,并且最底部的袋子也容易遭到挤压而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会控制磷虾粉袋的数量,货舱的装载量减少,运输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洋货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磷虾船由于货舱型深大而容易破损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远洋货船,包括:船体,包括底板、竖立于底板上的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连接底板和两个第一侧壁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下侧壁、位于第二下侧壁上方并连接两个第一侧壁的相对的两个第二上侧壁,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上侧壁下端和所述第二下侧壁上端的连接壁;两个所述第二上侧壁之间的间隔大于两个所述第二下侧壁之间的间隔;所述底板、两个第一侧壁与两个第二下侧壁围合出下部货舱;两个中间甲板,分别可移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之间,从而可以平铺于两个第一侧壁之间而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两个第二上侧壁围合出上部货舱,或者分别竖立于所述连接壁上而暴露出所述下部货舱。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间甲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甲板单元和第二甲板单元;所述第一甲板单元和所述第二甲板单元可向上转动而相对折叠并竖立于所述连接壁上,或者可向下转动分开呈水平展开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船体的长度方向间隔相对,两个所述第二下侧壁、两个所述第二上侧壁均沿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各甲板单元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宽度方向与所述船体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甲板单元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上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甲板单元远离所述第一甲板单元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壁滑动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体还包括两条滑轨;两所述滑轨分别相对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滑轨沿船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甲板单元的该侧上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轨所在的水平面不低于所述连接壁的上端面,且所述滑轨沿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超出所述连接壁和所述第二下侧壁相接的连接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船体上还包括两承托座;两所述承托座分别突出地设于两个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滑轨水平铺设于所述承托座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滑轨的截面轮廓线为开口朝上的对称性曲线;所述滑轨的中部向上突出设有下限位件,所述滑轨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有两个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高于所述下限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