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VDC制品的增塑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884.5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1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谷金河;谷景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8 | 分类号: | C08L27/08;C08L91/00;C08K5/12;C08K5/11 |
代理公司: | 郑州久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4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vdc 制品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VDC制品的增塑体系,属于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在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0‑5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50份、辅助增塑剂兼稳定剂15‑40份、增溶剂1‑5份。采用本发明增塑体系,在不改变PVDC现有加工条件、使用性能与外观性能的情况下,SML(T)分组编号为32的一类物质(包含DBS、ESO、DINCH、DOTP等20种物质)SML(T)与SML检出值均≤60mg/kg,乙氧基化蓖麻油SML检出值≤42mg/kg,符合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VDC制品的增塑体系。
背景技术
增塑剂是在工业生产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又称塑化剂。增塑剂的作用主要是减弱树脂分子间的次价键,增加树脂分子键的移动性,降低树脂分子的结晶性,增加树脂分子的可塑性,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广泛存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医疗器材,以及环境水体中。例如保鲜膜、食品包装、玩具等。
目前用于与食品接触包装的PVDC制品,使用的增塑体系是以DBS(癸二酸二丁酯)为主体;根据GB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在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中包含DBS的一组物质(SML(T)编号32)SML(T)(特定物质迁移总量限量)≤60mg/kg;目前市场监督部门监测市面使用的与食品接触的PVDC制品该类物质SML(T)检出值高达140~180mg/kg(其中DBS的SML检出值130~160mg/kg),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如何研究一种增塑体系,使PVDC制品该类物质SML(T)与SML检出值符合国家标准,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其中,由于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具有加工性能相似,耐热、耐寒、难挥发、抗抽出、柔软性以及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属于优良的增塑剂。到目前为止,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对苯二甲酸与异辛醇直接酯化法,二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酯交换法,三是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即PET)醇解法。其中,直接酯化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对苯二甲酸和异辛醇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脱水酯化反应生产DOTP,直到反应体系酸值降到0.2mgKOH/g下,说明反应已完成,再进行一系列工序即得对苯二甲酸二辛酯(DOTP)。采用该方制成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体积电阻率和生产成本较好,但是反应时间较长,并且催化剂用量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PVDC制品的增塑体系,解决现有的增塑体体系中SML(T)与SML值超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实现的:
一种用于PVDC制品的增塑体系,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基酯30-5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50份、辅助增塑剂兼稳定剂15-40份、增溶剂1-5份。
其中,所述辅助增塑剂兼稳定剂由10-30份环氧大豆油和5-18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组成。
其中,所述增溶剂为乙氧基化蓖麻油。
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异氰酸酯和钛酸异丙酯混合搅拌后,再加入二乙醇胺,混合搅拌,于15-20℃真空脱泡30-50min,得催化剂;
(2)取辛醇和乙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对苯二甲酸和催化剂,搅拌均匀,缓慢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搅拌速度为30-45r/min,温度升至170-185℃,保温,回流反应2-3小时,得半成品;
(3)将步骤(2)所得半成品经减压蒸馏除辛醇和乙二醇,冷却脱水,过滤,得纯度不低于99.0%的对苯二甲酸二辛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8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