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及降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2350.4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易炬;李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A47L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吸尘器 扫地 机器人 消音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包括出风吸音层,还包括消音骨架,该消音骨架包括骨板、进风管和出风管,该进风管和该出风管分别固定于该骨板两侧,且该进风管与该出风管贯通该骨板,该进风管与该出风管交错布置,该出风吸音层设于该骨架出风一侧,且该出风吸音层套设于该出风管。本发明能够缩小消音降噪装置的体积,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使其有利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小型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及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的排风口为格栅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异物通过排风口进入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内部。这类排风口格栅结构没有降噪功能。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普遍比较大。
现有已公开的专利名称为“吸尘器用消音装置”、公开号为CN1430935A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具体公开了一密闭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端和出风端,进风端和出风端之间设有消音腔,进风端和出风端上设有由密布的管道状排气小孔组成的进风区和出风区,并且进风截面积和出风截面积分别小于消音腔的截面面积;该装置将多种消音结构集中于一体,安装在吸尘器的排风口上后,可以大大降低吸尘器在使用时发出的噪音。
但是,上述专利体积较大,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其针对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而设计,能够缩小消音降噪装置的体积,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使其有利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装置,包括出风吸音层,还包括消音骨架,该消音骨架包括骨板、进风管和出风管,该进风管和该出风管分别固定于该骨板两侧,且该进风管与该出风管贯通该骨板,该进风管与该出风管交错布置,该出风吸音层设于该骨架出风一侧,且该出风吸音层套设于该出风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进风吸音层,该进风吸音层设于该骨架进风一侧,且该进风吸音层套设于该进风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板设有第一出风调节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吸音层设有第二出风调节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吸音层设有第三出风调节孔。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调节孔与所述第一出风调节孔交错布置;所述第三出风调节孔与该第一出风调节孔交错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设有排风口,所述出风吸音层与所述进风吸音层均与该排风口过盈配合。
用于吸尘器或扫地机器人的消音降噪方法,利用所述的消音降噪装置,通过进风吸音层和出风吸音层吸收声波能量而降噪,通过消音骨架改变气流体积而降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改变第一出风调节孔、第二出风调节孔与第三出风调节孔的数量,以调节所述消音降噪装置的出风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3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