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2682.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白清;张昆;梁昌硕;靳宝全;高妍;张红娟;王宇;刘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9/02015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邓东东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格构梁 形变 光纤 实时 传感 监测 系统 | ||
1.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扫频光源输出模块(35)、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辅干涉非线性相位采集模块(36)、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
所述线性扫频光源输出模块(35)的输出端T通过光纤连接至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的输入端,线性扫频光源输出模块(35)的输出端V通过光纤连接至辅干涉非线性相位采集模块(36)的输入端;
所述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的输出端U通过光纤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的输入端X相连,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的输出端W通过光纤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的输入端Y相连;
所述辅干涉非线性相位采集模块(36)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的输入端Z相连;
所述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包括第二光纤耦合器(4)、第三光纤耦合器(5)、第一光环形器(6)、第一偏振控制器(7)、横向传感光纤(8)、第四光纤耦合器(9)、第二可调光放大器(10)、第七光纤耦合器(19)、第二光环形器(20)、第二偏振控制器(21)、纵向传感光纤(22)、第八光纤耦合器(23)、第四可调光放大器(24),具体光路结构为:
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输出端C与第三光纤耦合器(5)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纤耦合器(5)的输出端E与第一光环形器(6)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环形器(6)的输出端A与横向传感光纤(8)相连,第一光环形器(6)的输出端B与第四光纤耦合器(9)的输入端G相连,第三光纤耦合器(5)的输出端F与第一偏振控制器(7)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偏振控制器(7)的输出端与第四光纤耦合器(9)的输入端H相连,第四光纤耦合器(9)的输出端与第二可调光放大器(1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可调光放大器(10)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电探测器(11)的输入端相连;
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输出端D与第七光纤耦合器(19)的输入端相连,第七光纤耦合器(19)的输出端I与第二光环形器(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环形器(20)的输出端C与纵向传感光纤(22)相连,第二光环形器(20)的输出端D与第八光纤耦合器(23)的输入端K相连,第七光纤耦合器(19)的输出端J与第二偏振控制器(21)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偏振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八光纤耦合器(23)的输入端L相连,第八光纤耦合器(23)的输出端与第四可调光放大器(24)的输入端相连,第四可调光放大器(24)的输出端与第三光电探测器(25)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包括第一光电探测器(11)、第二光电探测器(18)、第三光电探测器(25),分别将双主干涉光回路传感模块(34)的输出端U、输出端W、辅干涉非线性相位采集模块(36)的输出端的三路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计算机(12),通过去斜滤波算法,分析计算机(12)端口S采集的辅干涉信号,提取光路整个系统的非线性相位,并在提取系统的非线性相位之后对计算机(12)端口Q和端口R采集到的横向与纵向的拍频信号进行非线性相位补偿,随后完成解调,获取格构梁网络的形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扫频光源输出模块(35)包括线性扫频激光源(1)、第一光纤耦合器(2)、第一可调光放大器(3),线性扫频激光源(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出端A与第一可调光放大器(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可调光放大器(3)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纤耦合器(2)的输出端B与第五光纤耦合器(13)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扫频光源输出模块(35)的输出端T、输出端V的输出光功率比值为19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4)的输出端C、输出端D的分光比为5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格构梁形变光纤实时传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干涉非线性相位采集模块(36)包括第五光纤耦合器(13)、延迟光纤(14)、第三偏振控制器(15)、第六光纤耦合器(16)、第三可调光放大器(17),具体光路结构为:
所述第五光纤耦合器(13)的输出端M经延迟光纤(14)与第六光纤耦合器(16)的输入端O相连,第六光纤耦合器(16)的输出端与第三可调光放大器(17)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可调光放大器(17)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处理模块(37)的输入端Z相连,第五光纤耦合器(13)的输出端N与第三偏振控制器(15)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偏振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第六光纤耦合器(16)的输入端P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6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酶制剂的精滤设备
- 下一篇:建筑避难层与结构梁的简易结构及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