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冷却气流逐级利用的部件冷却-轮缘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2963.8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慧;施东波;李冬;李金星;张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18 | 分类号: | F02C7/18;F01D5/18;F01D2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轮机 冷却 气流 逐级 利用 部件 轮缘 密封 结构 | ||
1.一种燃气轮机冷却气流逐级利用的部件冷却-轮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叶片(2)及其静叶平台(5),前级动叶片(1)及前级动叶盘(4),后级动叶片(3)及后级动叶盘(6),密封定子(8),密封转子(9),以及转轴(11);
前级动叶盘(4)、密封转子(9)和后级动叶盘(6)依次安装在转轴(11)上,且密封转子(9)两侧与前级动叶盘(4)和后级动叶盘(6)分别通过端面齿(10)连接;
前级动叶片(1)与前级动叶盘(4)通过叶根-轮缘结构连接,沿主流流动方向的前级动叶片(1)后方为静叶片(2),静叶片(2)下方为静叶平台(5),静叶片(2)为空心静叶,在静叶片(2)的上方开设冷却气流进气孔(13),静叶内部隔板(7)将静叶片(2)内部划分形成内部冷却通道,在静叶片(2)的下方与静叶平台(5)的连结处开设冷却气流出气孔(14),静叶平台(5)内部存在连通的预混腔室(15)和配气腔室(16),配气腔室(16)左侧布置有冷却气流喷射孔(17),静叶平台(5)的下方安装密封定子(8),密封定子(8)下方为密封转子(9);
前级动叶盘(4)与静叶平台(5)之间形成第一转静腔室,后级动叶盘(6)与静叶平台(5)之间形成第二转静腔室,密封定子(8)与密封转子(9)配合形成密封结构;
沿主流流动方向的静叶片(2)后方为后级动叶片(3),后级动叶片(3)与后级动叶盘(6)通过叶根-轮缘结构连接;
静叶片(2)的前缘和尾缘内部的冷却通道为直通道,静叶中弦为U型转弯蛇形通道;
静叶片(2)与前级动叶片 (1)之间存在上游轮缘间隙(18),静叶片(2)与后级动叶片(3)之间存在下游轮缘间隙(19);
密封定子(8)与密封转子(9)配合形成的密封结构,密封转子(9)的齿数以及与密封定子(8)的间隙根据下游轮缘间隙(19)附近的主流燃气参数具体设计,其作用是将第一转静腔室的一部分冷却气体降温、降压、增速后流入第二转静腔室,确保最终通过下游轮缘间隙(19)汇入主流时的冷却气流压力高于当地主流压力;
配气腔室(16)的形状为梯形,预混腔室(15)和配气腔室(16)的连通方式为孔连通;
冷却气流喷射孔(17)具有向前级动叶盘(4)内侧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的选取范围为10°~80°;
前级动叶盘(4)和后级动叶盘(6)上布置有强化换热结构(12),强化换热结构(12)为交错布置的球窝/球凸,或者是交错布置的柱肋、翅片结构,或者各种强化换热结构的混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冷却气流逐级利用的部件冷却-轮缘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面齿(10)用于传递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9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造纸用消泡剂
- 下一篇:一种燃气轮机骨关节仿生轮缘密封结构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