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4879.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刚;杨帆;赵雪健;成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42 | 分类号: | C12Q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许佳 |
地址: | 20139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华 绒螯蟹幼蟹存 活力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涉及现代农业产业河蟹养殖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通过分析中华绒螯蟹在盐度胁迫下的应激表现和渗透压调节情况,从而判断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本发明建立的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具有极好的可靠性,节约了幼蟹至成蟹阶段的养殖资源,同时根据存活力的判断结果进行优胜劣汰,可以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育肥后成蟹的产品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代农业产业河蟹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华绒 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因其螯足掌部内外缘密生绒 毛而得名。淡水蟹种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溪流和 河流中,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中华绒螯蟹越冬后的一龄蟹种至成蟹是育肥生长的关键时期,此 阶段需要密切观察幼蟹的活力,因其幼蟹个头小、体表稚嫩,难以判 断幼蟹活力,目前养殖户往往采用“以量取胜”,让幼蟹自然淘汰, 不仅浪费了幼蟹至成蟹阶段的养殖资源,更极大的影响育肥后成蟹的 产品品质。因此,亟需一种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存活力判断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以 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进行随机抽样;
(2)将步骤(1)中的抽样幼蟹平均分三组,分别放入盐度8‰、 16‰和32‰的水体中饲养;
(3)饲养结束后测定所述抽样幼蟹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的Na+浓 度、Cl–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力;
(4)根据幼蟹抗盐度能力表与幼蟹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表对待测 所述抽样幼蟹进行评分,分别获得抗盐度分数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分 数;
所述幼蟹抗盐度能力表为:
所述幼蟹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表为:
(5)将步骤(4)获得抗盐度分数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分数对照 活力强度划分表对待测幼蟹进行存活力的判断,所述活力强度划分表 为:
进一步的,所述随机抽样的抽样比例为所有幼蟹总重量的1‰ -3‰。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盐度8‰、16‰和32‰的水体的制 备方法为:使用盐卤和曝气后的自来水,采用逐步增盐法调配为所述 盐度8‰、16‰和32‰的水体。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饲养的条件为:盐度8‰、16‰和 32‰的水体pH为7-8,溶解氧5mg/L,总氨氮0.5mg/L。
进一步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组织匀浆、离心后得到步骤(3)中 所述幼蟹组织匀浆上清液。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分析中华绒螯蟹在盐度 胁迫下的应激表现和渗透压调节情况,从而判断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 力。本发明建立的中华绒螯蟹幼蟹存活力的判断方法具有极好的可靠 性,节约了幼蟹至成蟹阶段的养殖资源,同时根据存活力的判断结果 进行优胜劣汰,可以有效提高中华绒螯蟹育肥后成蟹的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4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复合材料制成的运动飞盘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补光增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