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5018.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2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盛东辉;林鸿凯;胡荣;徐腾飞;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7;H01M50/586;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宋兴;刘芳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组件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隔膜和极片,所述隔膜沿卷绕方向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密封,形成封闭容置区,所述极片容置在所述封闭容置区内。该电极组件在转移或跌落时,即使极片发生窜动,极性相反的两个极片也不会接触,不会产生短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组件及其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诸多优点,已成为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锂离子电池逐步向快充、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方面发展。
图1为现有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目前,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卷芯在转移或跌落时卷芯头尾部隔膜翻折,或防止锂离子电池卷芯在转移或跌落时极片窜动导致正极和负极接触,进而防止锂离子电池短路、锂离子电池掉电快等问题的发生,通常在卷芯卷绕完成后,在卷芯头部尾部粘贴胶纸5以束缚隔膜与极片。
虽然卷芯头尾部贴胶纸5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卷芯在转移或跌落时的隔膜翻折问题以及极片窜动导致的正负极极片接触短路问题,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杜绝,因此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改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在转移或跌落时,正负极极片不会发生接触而导致短路,因此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改善。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组件,包括卷绕设置的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
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第二极片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隔膜和极片,所述隔膜沿卷绕方向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密封,形成封闭容置区,所述极片容置在所述封闭容置区内;
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和所述第二极片单元的极性相反。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沿卷绕方向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密封,形成第一封闭容置区,所述第一极片容置在所述第一封闭容置区内;
所述第二极片单元为第二极片;
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极片单元包括第一隔膜和第一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沿卷绕方向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密封,形成第一封闭容置区,所述第一极片容置在所述第一封闭容置区内;
所述第二极片单元包括第二隔膜和第二极片,所述第二隔膜沿卷绕方向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密封,形成第二封闭容置区,所述第二极片容置在所述第二封闭容置区内;
所述第一极片和所述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电极组件的最内层无隔膜回折段。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隔膜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第一隔膜层的部分表面和第二隔膜层的部分表面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隔膜层和第二隔膜层中的至少一个的断裂伸长率为110-300%。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隔膜层在所述第二隔膜层所在表面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隔膜层完全重合,且所述第一隔膜层的边缘和所述第二隔膜层的边缘直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极组件,其中,所述连接通过热压、辊压、涂胶和热封中的至少一种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