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耦合纤维管和触媒过滤系统用于除尘脱硝脱硫的一体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5577.4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顺;祁贵生;陈玉海;尹德平;张延臣;郭强;郭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83;B01D53/48;B01D53/75;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叶似锦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纤维 触媒 过滤 系统 用于 除尘 脱硫 一体化 技术 | ||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领域,包括气体除尘、脱硝及脱硫,为解决传统净化技术流程复杂,不适用于连续生产、负荷较大的气源治理,提供一种新型耦合技术。本发明涉及膜管和触媒两种技术耦合体系处理含尘、含硫化物及硝化物气体,所述设备核心体为陶瓷纤维滤管,滤管中装填有专属脱硝催化剂,根据处理体系中硝化物浓度确定装填负载量,整个处理过程中,除尘、脱硝剂脱硫是同步进行。除尘系统为安装在集尘器孔板的陶瓷纤维滤管,脱硝系统为涂有催化剂的陶瓷纤维滤管,脱硫系统为携有石灰石的陶瓷纤维管。本发明可解决传统净化技术高能耗、流程复杂等难题,实现一体化连续净化,且具有良好的净化效率,具有一定应用意义和节能环保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领域,包括除尘、脱硝和脱硫,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式 过滤管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工业生产中存在高能耗、高排放物,当今环境保护政策下,对污染物排 放管控愈发严格,尤其是氮氧化物、粉尘及硫化物。常规方法中,除尘多采用高 温电除尘,脱硝采用SCR技术,而脱硫工艺基本采用半干法工艺,部分采用湿法 工艺。传统除尘、脱硝、脱硫工艺相适应的处理温度不相一致,需结合余热处理 系统,在不同温度段分别进行处理,流程相对复杂。另外,传统工艺存在停机检 修的真空期,在此期间环保设施无法进行投运,造成烟气直排,溢出污染环境, 设置备用系统,则大幅增加生产投资。如何实现大气排放物的超低排放,提高整 个治理水平,成为传统工业突破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之一。
寻求一种高效耦合连续治理技术,实现在线不停机检修,使整个工况操作简 单、运行寿命高、成本低廉,同时达到排放标准,是目前行业亟需解决问题,本 发明所述耦合纤维管和触媒过滤系统一体化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减 少环保设备占地面积和投资,可提高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除尘、脱硝和脱硫工艺相适应处理温度不一致,需附加 余热装置,流程复杂,设备投资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耦合纤维管和触媒过滤系统 用于除尘脱硝脱硫的一体化设备及技术,有效解决同一设备中实现除尘、脱硝剂 脱硫,提高生产能力。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实现了纤维管和触媒过滤系统除尘、 脱硝剂脱硫技术一体化设备,采用不同膜系统及催化剂分别进行除尘、脱硝和脱 硫过程,实现高效、连续除尘脱硝脱硫过程,采用纤维管丰富表面积除尘过滤后, 直接用吹风气进行吹扫,完成含尘气体净化;在一定温度下,涂有催化剂纤维管 形成触媒系统,完成对含氮氧化物净化;待处理气体中携带一定石灰颗粒,完成 脱硫过程。一套系统中,完成除尘脱硝脱硫一体化,减少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触媒过滤系统中催化剂以涂载形式固化,催化剂可采用贵金属催化剂、也可采用 性能较优的复合过渡金属催化剂,整个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节省能源。本发明适 用于处理工业生产中含尘、硫化物和硝化物烟气,可涉及到玻璃行业、焦化行业 等。采用本发明进行净化,可大大简化流程,实现纤维管多功能化利用,处理效 果高、运行成本低,实现高效净化同时,改善了整个系统利用率,具有一定工程 实际应用和节能环保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耦合纤维管和触媒过滤系统净化气体的工艺系统图;
图2.1是本发明单片互嵌式耦合纤维管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三角互嵌式耦合纤维管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加热仓;2-石灰颗粒仓;3-输送风机;4-耦合纤维滤管(过滤系统 及负载催化剂触媒系统);5-吹风系统;6-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凯盛晶华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