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5740.7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9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亮;王醉;吕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吕姝娟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框胶、显示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线路层及覆盖第一基板的有机膜层。有机膜层包括多个过孔及相邻多个过孔设置的平坦部。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导电垫,每一导电垫覆盖至少一个所述过孔内的信号线上及相邻过孔的平坦部上。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二基板的一侧。框胶的导电球位在平坦部上,并接触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且信号线通过第一导电层的导电垫及导电球与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进而保证信号传输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显示面板已经广泛地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并已经普遍使用于多种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本电脑、电视及显示器等。液晶显示面板则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包含薄膜晶体管基板(Array基板)、彩色滤光基板(CF基板)及夹设在Array基板与CF基板之间的液晶材料。Array基板与CF基板两者相对而设,并通过框胶的粘贴组装成盒。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具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及多个像素电极设置于一基板上,可借由控制薄膜晶体管而将数据输入像素电极,借此可控制液晶的转向而显示影像。
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越大,大尺寸面板利用率越来越高。为了尽可能在有限的面板范围下放大显示面积,需要节省Array基板的走线。采用框胶导通线路的配向方式可以节省薄膜晶体管Array的走线,提升大尺寸面板的利用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Array基板上进一步覆盖一层有机膜,用以改变下层膜表面的平整性。然而,有机膜层的形成严重影响各个位置的高度差,尤其是在有机膜层开孔位置地势偏低,造成框胶中的导电球与CF基板及Array基板无法接触,产生配向不良及亮度不均的问题,并导致显示面板无法正常显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显示面板的框胶的导电球无法正常接触上板及下板,产生配向不良、亮度不均、显示品质不佳及制作成本高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邻设于所述显示区的周边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框胶,设置于所述周边区,并封闭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的外围,且所述框胶包括多个导电球;显示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线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周边区的框胶内,且所述线路层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信号线;有机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相邻所述框胶的一侧,并包括多个过孔及相邻所述多个过孔设置的平坦部,所述过孔用于暴露所述信号线,所述平坦部覆盖所述信号线的部分;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导电垫,每一所述导电垫覆盖至少一个所述过孔内的信号线上及相邻所述过孔的平坦部上;以及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相邻所述框胶的一侧;其中所述多个导电球位在所述平坦部上,并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且所述信号线通过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导电垫及所述导电球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电性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电垫的至少一端沿着相邻所述过孔的平坦部的侧壁至所述平坦部的上表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有机膜层对应所述导电垫的部分包括至少二个所述过孔及设在所述二个过孔之间的一个所述平坦部,其中所述导电垫覆盖所述二个过孔内的信号线及所述二过孔之间的平坦部上。
可选地,所述框胶包括多个相互间隔的框胶条,其中每一所述框胶条沿所述多个导电垫设置,并且覆盖相应的有机膜层的平坦部及至少所述过孔相邻所述平坦部的部分。
可选地,每一所述过孔延伸至所对应的导电垫的二侧,且每一所述过孔的面积小于所对应的导电垫的面积。
可选地,所述多个过孔相互间隔并交错地设置在所述有机膜层对应所述导电垫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框胶包括至少一个中空部,所述中空部对应至少一所述过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