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发热面料以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5787.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4 | 分类号: | D06M11/74;D06M11/48;D06B3/1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发热 面料 以及 生产 方法 | ||
1.石墨烯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织物浸泡于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的水分散液制备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纯棉织物;
所述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锰为δ-二氧化锰或胺基化处理的δ-二氧化锰,优选所述二氧化锰的粒径为20-300nm,进一步优选为50-200n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石墨烯发热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高锰酸钾和去离子水混合,分批加入双氧水,调节pH至中性,反应一段时间后,分离,干燥,研磨;优选所述分批加入双氧水为滴加;
S2,在N2气氛下,S1步骤得到的二氧化锰和无水甲醇混合,滴加入胺化剂,反应后,分离,干燥,研磨;
S3,取氧化石墨烯和S2步骤得到的胺基化的二氧化锰在去离子水中分散;
S4,用S3步骤得到的分散液浸泡织物,漂洗,干燥,得到所述石墨烯发热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高锰酸钾与双氧水的摩尔比为(2.5-3.5):(1.5-2.5);
和/或,所述S1步骤中,在20-30℃下反应0.5-5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二氧化锰与胺化剂的比例为1g:(0.3-0.8)ml;
和/或,所述S2步骤中,在100-110℃下反应2-4h。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所述胺化剂选自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和胺基化的二氧化锰的重量比为:1:(0.01-0.5),优选为1:(0.05-0.2)。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对氧化石墨烯和胺基化的二氧化锰进行超声分散,包括以下步骤:
S11,室温下进行第一阶段低强度的超声,超声强度W1,超声时间T1;
S12,冰浴下进行第二阶段高强度的超声,超声强度W2,超声时间T2;
S12,室温下进行第三阶段低强度的超声,超声强度W3,超声时间T3;
其中,a和b为矫正系数,a为1.5-1.8,b为0.7-0.9。
10.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漂洗后的干燥为升温干燥,初始温度为室温,最终温度不超过80℃,升温速率小于等于5℃/min,升温通过以下公式的PID控制:
其中,Δu(c)对应两次采样时间间隔内温度的变化量;Kc为常数,15-25;f(C)为第C次采样时偏差,f(C-1)为第C-1次采样时偏差,f(C-2)为第-2次采样时偏差;TI为积分时间,取值1-2min;TD为微分时间,取值0.5-2min;TS为采样周期,取值1-1.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温道百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7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少极差偏心磁性齿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锯条制造方法及带锯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