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5954.4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7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赵富胜;刘澍;米文忠;殷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86 | 分类号: | G01N30/86;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映射 双重 叠谱峰 解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取双重叠谱峰;
S2,确定双重叠谱峰的左边界和右边界;
S3,根据双重叠谱峰中的单峰位置,从单峰峰顶做与左右边界连接线相垂直的垂直线,该垂直线即为对称轴线,从峰顶开始至峰底部连接线为止,计算峰边线到对称轴线的距离;所述峰边线为靠近对称轴的峰边线;
定义双重叠谱峰上各点到对称轴线的函数为:Im=f(x);峰边线到对称轴线的距离即为:
式中,Δx为峰边线到对称轴线的距离,n为峰的取值高度,n的取值范围为0~h,h为峰高;
S4,依据峰边线到对称轴线的距离Δx,以对称轴线为中心,从峰顶开始至峰底部连接线为止,在对称轴线的另一边取相同距离的映射点,此时距离公式为
将映射点连接,与靠近对称轴的峰边线形成完整的单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先将谱图中信噪比低于设定阈值的峰剔除;再根据谱峰特征,识别谱图中的单峰,并将谱图中的单峰剔除;最后确定符合双重叠谱峰特征的双重叠谱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先对双重叠谱峰进行基线校正,获得水平基线,再确定双重叠谱峰的左边界和右边界,具体如下所示:
使用一条连接线,从与峰的一边基线的相切位置开始,到与峰的另一边基线的相切位置结束;使用高斯函数,验证双重叠谱峰的边界位置及区域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重叠谱峰的左右边界内,对双重叠谱峰区域进行卷积计算:
式中,f(·)、g(·)均为函数;h、k均为函数自变量;
对卷积计算后的区域进行波峰数量和波谷数量的计算,其中,波峰数量=波谷数量+1,计算拟合双重叠谱峰中所包含的单峰数量,并定位双重叠谱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解析得到的各个单峰的峰面积对各个单峰进行验证,要求各个单峰的峰面积均小于双重叠谱峰的峰面积,且各个单峰的峰面积之和大于双重叠谱峰的峰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峰体映射的双重叠谱峰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峰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L为峰的左边界;R为峰的右边界;A为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9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网络的小区垃圾桶储量实时监测系统
- 下一篇:利率确定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