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196.8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何金明;徐凯;牛庆生;孙智禹;刘玉玲;王志;王振伟;牛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49/00 | 分类号: | A0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冯洁 |
地址: | 132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熊蜂 蜂王 储王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涉及熊蜂储运技术领域;该储王盒包括盒体和多个盖板;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储王格组件,每个储王格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储王格,每个储王格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多个盖板与多列储王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盖板均活动地设置于盒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列的储王格组件的每个储王格。该储王盒通过盖板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储王格的配合,不仅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状态并进行蜂王数量的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熊蜂储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
背景技术
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和设施作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发展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熊蜂个体大、吻长、浑身绒毛、飞行速度快,在对设施作物授粉时具有耐低温、耐高温、不飞逃、不撞棚、采集力强、授粉效率更高的优势。全球已知的熊蜂种类约为260种,我国已发现并报道的约有125种,是熊蜂种质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农业发达国家早已将熊蜂为作物授粉作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措施之一,但我国在熊蜂授粉技术的开发利用方面研究较晚,尚未得到全面普及。我国本土熊蜂资源未被完全开发,尚未实现熊蜂商品化,过度依赖进口熊蜂、人工繁育体系不够成熟是熊蜂授粉技术未能得到良好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完整的人工饲养繁育熊蜂体系,开发利用本土熊蜂资源,加快熊蜂商业化进程迫在眉睫。
捕捉、驯化野生熊蜂蜂王是实现人工饲养繁育的第一步。研究人员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到林区、山区用捕虫网捕捉越冬后刚出巢觅食的野生熊蜂蜂王,将捕捉到的蜂王运回饲养室再进行下一步措施。熊蜂的蛰针没有倒钩,可反复蛰人,在捕王、储运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并且,在野外储运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产卵蜂王的身体健康、减少体能消耗以及防止蜂王飞逃、缺氧窒息、多个蜂王间的相互咬斗等事情发生。
现有技术中,一般用瓶、罐、试验室离心管或箱子进行野生熊蜂蜂王的储运,但是目前的上述储运方式存在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无法同时保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其通过盖板与多个开设有通气孔的储王格的配合,不仅能便于蜂王放入和取出,还便于单独地保存多个熊蜂蜂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蜂王相互接触而造成的咬斗问题,进而能同时保证储运数量和储运质量,并且也便于根据多个储王格的收集状态实时地观察蜂王并蜂王数量的统计。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熊蜂蜂王的储王盒,包括:
盒体,盒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多列储王格组件,每个储王格组件均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储王格,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每个储王格上均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
与多列储王格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盖板,每个盖板均活动地设置于盒体,用于打开或关闭对应列的储王格组件的每个储王格。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盖板均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盒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上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多个压板,每个压板均与盒体之间形成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滑槽,每个盖板的两侧均与任意相邻的两个滑槽沿第二方向滑动配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盒体包括盒本体、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N个第一分隔板,以及设置于盒本体内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M个第二分隔板;
每个第一分隔板均沿第二方向延伸布置;每个第二分隔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布置;且多个第一分隔板和多个第二分隔板交错设置,以共同与盒本体之间形成(N+1)列储王格组件,且每列的储王格组件包括(M+1)个储王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未经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蜂产品质量管理监督站、吉林省蜜蜂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1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