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蚜虫拟酵母菌株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6757.4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磊;王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P19/4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山东康裕律师事务所 37311 | 代理人: | 傅培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露 赤藓糖 蚜虫 酵母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株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的蚜虫拟酵母XM01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领域,涉及一株蚜虫拟酵母菌株(Pseudozyma aphidis)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视,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天然表面活性剂基于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较低的毒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在天然表面活性剂中,由微生物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s)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细菌、酵母或真菌产生的微生物源表面活性剂;是由包括酸、肽阳离子或阴离子、单糖、二糖或多糖的亲水部分以及不饱和或饱和烃链或脂肪酸的疏水部分组成的双亲性化合物。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质广泛,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以及在两种不同相之间形成胶束和微乳液,目前主要用于食品、化妆品和药品领域的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等。
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是最有前途的生物表面活性剂之一,最早由Boothroyd于1956年进行描述。MEL是由苔草裂孢黑粉菌(Schizonella melanogramma)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所分泌的油性化合物。MEL通常在甘露糖部分的C-4和C-6处有一个或两个乙酰基。其中MEL-A是双乙酰化的,而MEL-B和MEL-C分别在C-4和C-6处具有一个乙酰化。MEL不仅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还具有许多特殊的生理活性,如抑制微生物生长、诱导细胞变异、可分化人类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系和黑素瘤细胞、提高基因转染效率、与糖蛋白有很强的配位能力等,可应用于环保、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
基于MEL的良好的应用前景,对MEL的生物转化研究,目前也有所报道。华兆哲等研究假丝酵母Candida antarctic WHS112利用豆油为唯一碳源,获得了生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摇瓶发酵优化条件;但MELs的合成产量不高。Rau等研究了由Pseudozyma aphidisDSM70725发酵生产MELs的条件。在发酵过程中及时补料,并添加甘露糖和赤藓糖醇作为碳源,经过10天的发酵,最高产量可达75g/L。此外,关于MEL的应用方面,研究人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例如,德国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公布了一项MEL专利,该专利中由U.maydis DSM11494生产的MEL,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多巴胺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Kitamoto报道,MEL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较强的抗性,而且MEL在低浓度下可对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菌等细菌产生阻碍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抗性,而对真菌完全无抗性。近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和东洋纺织株式会社发现,MEL除了具有上述功能外,还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因此还可以作为护发产品和护肤品的重要组分。但目前,尚没有MEL形成纳米胶束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甘露糖赤藓糖醇脂的现状,本申请提供了一株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的蚜虫拟酵母菌株。所述蚜虫拟酵母菌株以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资源植物油为底物,发酵生产MEL。利用所述的蚜虫拟酵母菌株发酵生产MEL,底物转化充分,粗产物产量高。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利用所述MEL制备纳米胶束的方法,以及利用所述纳米胶束进行药物的负载和释药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