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7418.8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6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杨坤;张宇;李芙蓉;肖让;刘海洋;吕利伟;郭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数字 孪生 城市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目标地域关联的多源地域数据;对所述多源地域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预处理地域数据;对所述预处理地域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生成空间化地域数据;将所述空间化地域数据与公安数据中的矢量图形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关联地域数据,并将所述关联地域数据保存至目标数据库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各类多源数据的空间和属性关联,从而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源数据综合数据库,为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源数据融合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响应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求,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探索中,很多城市提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的概念,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数据难以关联,各类社会治理要素分散在不同的部门,管理链条很长,而传统的大数据中心以数据交换共享的方式汇集,数据汇聚起来之后,仅仅是“堆放”在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碎片化,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进行关联分析和深度挖掘。二是数据难以下沉,基层生产数据但不掌握数据,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放在了基础数据的重复采集上,社会治理底数不清,无法实现精准治理和精准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方法,包括:
获取与目标地域关联的多源地域数据;
对所述多源地域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预处理地域数据;
对所述预处理地域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生成空间化地域数据;
将所述空间化地域数据与公安数据中的矢量图形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关联地域数据,并将所述关联地域数据保存至目标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多源地域数据包括文本类数据和设备数据,所述获取与目标地域关联的多源地域数据,包括:
根据数据采集协议和设备采集接口采集与所述目标地域关联的设备数据;
通过数据导入接口导入与所述目标地域关联的文本类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多源地域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预处理地域数据,包括:
对所述多源地域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信息提取处理、标准化处理、地址分节处理与地址编码处理,生成所述预处理地域数据。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预处理地域数据进行空间化处理,生成空间化地域数据,包括:
对所述预处理地域数据中的文本类数据进行地址标准化处理,生成地址标准化数据;
将所述地址标准化数据与从公安数据中提取的标准地址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地址标准化数据对应的标准地址数据;
将所述标准地址数据和所述地址标准化数据对应的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并进行坐标映射,得到空间化地域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空间化地域数据与公安数据中的矢量图形数据进行空间关联,得到关联地域数据,并将所述关联地域数据保存至目标数据库中之后,还包括:
以所述公安数据中的建筑物矢量数据和标准地址数据为基准,其它数据通过位置或关联字段与其挂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多库融合的系统,包括:
多源地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目标地域关联的多源地域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图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