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胸衬模板及复胸衬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7537.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陆春立;赵维强;缪建龙;何少峰;强宝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胸衬 模板 工艺 | ||
1.一种复胸衬工艺,基于复胸衬模板,所述复胸衬模板包括由下至上可移除层叠的底板(1)、压板(3)、盖板(2)以及用于衬垫衣片前胸部的立体胸垫(4);
所述盖板(2)设置有胸垫定位孔(21)、分设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相对侧边的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所述胸侧边缝纫槽(23)由胸垫定位孔(21)的底边外缘经袖笼底部延伸至顶边外缘;所述底板(1)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所述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沿所述复胸衬模板的层叠方向均贯通;
所述底板(1)和压板(3)均设置有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所述底板设置有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所述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和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设置于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之间且槽长方向沿预定衣片长度方向设置;
包括S1、S2、S3、S4,或S2、S3、S4,或S1、S2、S4:
S1:在底板(1)上摆放衣片,将压板(3)压设于衣片上,将盖板(2)压设于压板(3)上,沿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的下摆至小肩衣片长度方向在衣片上走线;
S2:在压板(3)的预定位置上固定设置立体胸垫(4),将衣片转移盖设于立体胸垫(4)上,衣片的衬里与立体胸垫(4)的凸起顶面贴合,将盖板(2)盖设于衣片上;
S3:沿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的小肩至下摆衣片长度方向在衣片上走线;
S4:沿胸侧边缝纫槽(23)由胸垫定位孔(21)的底边外缘经袖笼底部延伸至顶边外缘走线;
所述衣片由外至内包括层叠的衣面、有纺衬和胸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包括第一通孔槽(120),所述第一通孔槽(120)的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的预定衣摆侧,另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还包括与第一通孔槽(120)平行设置的第二通孔槽(121),所述第二通孔槽(121)夹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槽(120)和胸侧边缝纫槽(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与所述第一通孔槽(120)的槽长方向相平行或重合,所述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的一端对应设置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的顶边,另一端与所述胸垫定位孔(21)中胸垫预定位置的顶边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层叠方向所述第二通孔槽(121)对应设置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第二翻驳缝纫槽(11),所述第二翻驳缝纫槽(11)包括连通的翻驳段(110)和衣襟段(111),所述翻驳段(110)与所述第一翻驳缝纫槽(22)相平行,所述翻驳段(110)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的侧边缘沿所述层叠方向贯通;所述盖板(2)设置有与所述衣襟段(111)沿所述层叠方向贯通的贯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和立体胸垫(4)上均设置有可拆卸式定位件(5)。
8.一种复胸衬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复胸衬模板,所述复胸衬模板包括由下至上可移除层叠的底板(1)、压板(3)、盖板(2)以及用于衬垫衣片前胸部的立体胸垫(4);
所述盖板(2)设置有胸垫定位孔(21)、分设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相对侧边的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所述胸侧边缝纫槽(23)由胸垫定位孔(21)的底边外缘经袖笼底部延伸至顶边外缘;所述底板(1)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所述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沿所述复胸衬模板的层叠方向均贯通;
所述底板(1)和压板(3)均设置有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所述底板设置有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所述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和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设置于第一翻驳缝纫槽(22)和胸侧边缝纫槽(23)之间且槽长方向沿预定衣片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盖板(2)上设置有第一扣位缝纫槽(24),所述第一扣位缝纫槽(24)与预定衣片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扣位缝纫槽(24)的一端与衣襟相邻,另一端与所述胸垫定位孔(21)相通;所述底板(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扣位缝纫槽(24)沿所述层叠方向贯通的贯穿槽;
包括S1、S2、S3、S4、S5,或S2、S3、S4、S5,或S1、S2、S4、S5:
S1:在底板(1)上摆放衣片,将压板(3)压设于衣片上,将盖板(2)压设于压板(3)上,沿胸衬下牵引缝纫槽(12)的下摆至小肩衣片长度方向在衣片上走线;
S2:在压板(3)的预定位置上固定设置立体胸垫(4),将衣片转移盖设于立体胸垫(4)上,衣片的衬里与立体胸垫(4)的凸起顶面贴合,将盖板(2)盖设于衣片上;
S3:沿胸衬上牵引缝纫槽(13)的小肩至下摆衣片长度方向在衣片上走线;
S4:沿胸侧边缝纫槽(23)由胸垫定位孔(21)的底边外缘经袖笼底部延伸至顶边外缘走线;
S5:由所述第一扣位缝纫槽(24)与衣襟相邻的一端起针,沿所述第一扣位缝纫槽(24)往复走线一次;
所述衣片由外至内包括层叠的衣面、有纺衬和胸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5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