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柱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7679.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容亮斌;潘秋;王信月;程晗;袁万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179;H01M50/536;H01M50/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孟庆莹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 电池 | ||
1.一种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间,
依次叠置的正极片层、第一隔膜层、负极片层和第二隔膜层,所述正极片层、所述第一隔膜层、所述负极片层和所述第二隔膜层绕所述壳体的轴线卷绕多层以限定出极芯(10),且所述极芯(10)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正极片层包括:正极料层和正极箔材层,所述负极片层包括:负极料层和负极箔材层,沿所述轴线卷绕的多层所述正极箔材层中的至少部分向所述壳体的一端延伸以形成为正极极耳,沿所述轴线卷绕的多层所述负极箔材层中的至少部分向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延伸以形成为负极极耳,以使所述极芯(10)的端面适于在所述正极极耳的内侧或外侧、在所述负极极耳的内侧或外侧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10)的两端分别形成为正极端和负极端,所述正极极耳形成在所述正极端,所述负极极耳形成在所述负极端,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均构造为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流盘(30)和盖帽(40),所述集流盘(30)包括:与所述正极极耳连接的正极集流盘和与所述负极极耳连接的负极集流盘,所述盖帽(40)包括:与所述正极集流盘连接的正极盖帽以及与所述负极集流盘连接的负极盖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设置在所述正极极耳的内侧并与所述正极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集流盘设置在所述负极极耳的内侧并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和所述负极集流盘均包括:集流盘本体(31),位于集流盘本体(31)周侧的连接部(32)以及与所述集流盘本体(31)正对的连接片(33),所述集流盘本体(31)伸入呈环形的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内,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的的内壁面贴合并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片(33)用于与所述圆柱电池(100)的盖帽(4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和所述负极集流盘均构造为环形盘,所述正极集流盘设置在所述正极极耳的外侧并与所述正极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集流盘设置在所述负极极耳的外侧并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盘和所述负极集流盘均包括:集流盘本体(31),位于集流盘本体(31)周侧的连接部(32)以及与所述集流盘本体(31)正对的连接片(33),所述集流盘本体(31)构造为环形盘并套设在呈环形的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上,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正极极耳或所述负极极耳的的外壁面贴合并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片(33)用于与所述圆柱电池(100)的盖帽(4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3)的一端与所述集流盘本体(31)或所述连接部(32)连接,所述连接片(33)的另一端沿所述壳体的径向朝向所述轴线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盘(30)与所述极芯(10)的端面之间设置有隔圈(50),所述集流盘(30)与所述盖帽(40)之间设置有绝缘垫(6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盖帽、所述负极盖帽均构造为金属材料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67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