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洁机器人及清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8302.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才;宋可可;唐一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03 | 分类号: | A47L1/03;A47L11/38;A47L11/40;E04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洁 机器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就一种清洁机器人及清洁方法,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吸附模块、移动模块、清洁模块和安全机构,其中底盘设有控制模块且底盘中间设有通孔,工作时,两个底盘镜像放置于玻璃的两个面,吸附模块设于底盘上,使两组底盘相互吸引,且同步运动在玻璃的两个面上,移动模块设于底盘上且由控制模块进行控制,移动模块控制底盘在玻璃表面的移动,清洁模块清洁玻璃表面并通过底盘的通孔吸附玻璃表面的灰尘,安全机构连接两个底盘。本发明的清洁机器人利用镜像结构对高楼办公场所的玻璃的两个面同步清洁,采用电磁铁组件异性相吸的特性,将两个镜像机器人相互吸附在玻璃上,控制清洁机器人的移动模块,实现清洁机器人的灵活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洁机器人及清洁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且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玻璃因为轻便、透明、美观,而被广泛应用于写字楼,但是由于空气中的粉尘、雨水中所夹带的灰尘等逐步附着在建筑物的玻璃上,影响到人们办公场所的美观,目前对玻璃的幕墙的清洁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方式来完成,即清洁人员从楼顶悬吊至建筑处后,由清洁人员人工对玻璃表面进行清理,此种方式不但存在整个过程清洁效率不高、危险系数大等问题,而且清洁成本偏高,同时现代很多办公场所物业不在提供此类的整体清洁服务,更多是公司所在的楼层自费清洁,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自清洁的玻璃以及对玻璃幕墙进行自动清洁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吸附在玻璃上对玻璃表面进行清理,较多的吸附方式采用气压式,这就造成机器人需要更高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时的精确性,同时采用气压式吸附的方式,此类机器人的机动性不高,适用范围有限,同时现代建筑目前为了隔绝高楼附近的嘈杂的声音,大部分商业建筑物不在采用幕墙式,更多采用在楼层间网格式安装,一是增强安装与替换的便利性,二是为了随时打开玻璃,进行空气内外的交换,此类办公场所的玻璃面积较小,数量多,此类玻璃的外表面清理依旧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及清洁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洁机器人,用于同步清洁玻璃的两个表面,包括:
至少两组底盘,呈镜像吸附于玻璃的两面;所述底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孔;
吸附模块,设于所述底盘的吸附面上;所述吸附模块被设置为给所述两组底盘提供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移动模块,设于所述底盘的吸附面上;所述移动模块被设置为驱动所述底盘在玻璃表面上移动;
清洁模块,设于所述底盘的吸附面中间位置处;所述清洁模块被设置为清洁灰尘,并将灰尘从所述底盘的通孔处吸附至所述清洁模块的灰尘收集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清洁机器人工作时,两个底盘放置于玻璃的两个面,吸附模块在电磁铁组件的矫正下,进行自动对正,控制模块同步控制移动模块在玻璃表面移动,清洁模块对玻璃表面进行清洁并通过底盘的通孔吸附玻璃表面的灰尘。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模块包括:
所述吸附模块包括:
多个第一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底盘的边缘凹槽处;
电磁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底盘的吸附面上;两组所述底盘上的相互吸引的电磁铁组件磁性相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组电磁铁组件,增强两个机器人的相互的吸引力,同时多个电磁铁组件分在底盘上,在电磁铁组件磁力的作用下,两个机器人的位置相对确定,在镜像机器人运动时,也可自动矫正。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组件设置为环形,所述电磁铁组件为环形,其外部套接有环形的绝缘套件;所述环形绝缘套件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并在所述中空结构处弹性安装万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对应电磁铁组件之间的吸引力转换成到对万向轮的压力,使得电磁铁组件不直接接触玻璃表面,转换成万向轮直接接触玻璃表面,同时万向轮可实现机器人移动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8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页面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极耳焊接装置及电芯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