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9466.0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航;角漩梅;角子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市韩韵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单丛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发明所需要的制作材料包括:单丛茶的新梢嫩芽、水筛、筛青架;
该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单丛茶在鲜叶采摘后,首先要送至定型机构进行定性检测,然后将筛选后的质量好的新梢嫩芽放置备用;
步骤二:取出步骤一的干净的新梢嫩芽,将嫩芽置于水筛和晒青架中进行晒青工作;
步骤三:将晒青后的嫩叶薄摊水筛上,将水筛放置在水筛架中,然后将水筛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得嫩叶散发热气,降低其中的温度和平衡调节嫩叶内的水分,使得叶细胞恢复生机,以恢复叶子紧张的状态;
步骤四:待到叶子晾青完毕后进行做青工作,用双手将水筛上晾干的嫩叶从筛底抱起,然后上下抖动,使得叶子与叶子、叶子与筛面之间进行相互碰击与摩擦,次数先少后多,使得叶子在碰撞中产生发酵作用;
步骤五:将进行摩擦完毕的叶子进行炒青工作,将叶子放置炒锅内进行翻炒工作,炒锅内的温度控制为180℃-220℃,时间为10-15分钟,在翻炒过程中要对叶子进行翻炒两次工作;
步骤六:将翻炒后的叶子进行揉捻工作,揉捻的力度应先轻后重,宜逐渐加压,以揉出茶汁为适度,不宜用力过重,同时揉捻好的叶子要及时进行拆松和薄摊工作,防止茶叶继续氧化,从而导致成茶滋味欠爽;
步骤七:将揉捻好的叶子放置烘焙锅内进行烘焙工作,烘焙分为两次进行,中间摊凉二次,第一次的火候温度在100℃-120℃,时间为15分钟,第二次烘焙的火候温度在70℃-80℃,时间为20分钟,在烘焙过程中要对叶子进行两次的翻炒;
步骤八:将步骤七烘焙足干的叶子放置干燥机内进行干燥工作,干燥机的温度设置为50℃-60℃,时间设置为45小时,干燥结束后得到高香型的单丛茶;
步骤九:将高香型的单丛茶由专业的品茶师进行归堆和拼配工作,可将同香型的茶叶进行归堆,翻拌均匀;同时取出一部分茶叶与其他茶叶进行拼配工作;
步骤十:将归堆好的叶子以及拼配好的叶子放置在木盆中使用炭火再次进行烘焙工作,期间进行翻炒三次,时间为20小时;
步骤十一:将步骤十翻炒完毕后的成型茶叶放置在密封罐内进行褪火工作,放置的时间为1-2个月,最后进行筛选和挑拣工作;
步骤十二:选择茶叶送至检测中心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合格后进行最后的包装处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丛茶晒青最佳时间为下午3时至5时,合理、均匀的晒青,按一薄、二轻、二重、一分段的原则操作,同时根据气温不同,调整晒青的时间:20℃~25℃的时间为20~30分钟,而28℃~33℃的时间为10~15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筛设置为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竹筛,直径长为120厘米,边高4厘米,筛孔直径为0.55厘米,用于摊放嫩芽,每个水筛摊放嫩芽约0.5公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青架设置的高度为70-90厘米,宽度为85厘米,用于承放多层水筛的作用,且所述筛青架应置于室外阳光充足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做青要保持在室温20℃左右,室内的湿度为80%,且从第一次至第三次,每次做青后静置时间控制在1.5小时-2小时,叶温控制在25-3O℃之间,从第四次至第六次,每次做青间隔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2.5小时,叶温控制在30-35℃之间,在将过程持续进行三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青是所用的炒锅设置为直径为75-80厘米的平锅斜锅结构,且所述每个炒锅内的投叶量设置为2公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香型单丛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子在揉捻过程中若是叶子外形不壮直紧结,要进行第二次复炒、复揉以增强叶子的外形条索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市韩韵茶业有限公司,未经潮州市韩韵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烷酰基克林沙星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双机测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