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0228.1 | 申请日: | 202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商建伟;王骞颍;唐佑辉;刘丽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建伟 |
主分类号: | G06F16/957 | 分类号: | G06F16/957;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莉莉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景 三维 模型 仿真 混合 加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该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P1、将三维信息系统中三维实景所在的区域网格化,并对区域内每个网格进行索引,形成索引网格;P2、形成向量坐标数据;P3、形成三维模型区块;P4、为每个三维模型区块设置一个触发区,三维模型区块处于自身对应的触发区内;P5、得到处理后的三维模型数据串;P6、形成关联数据流;P7、将关联数据流传输至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解码加载和渲染;P8、形成混合加载模型,通过采用对实景进行建模后区域网格化,结合对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保证匹配的精密度,减少偏差,保证影响清晰度和准确性,高效稳定,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型加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日程生活和工作种,三维模型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能够进行三维仿真和实景模型混合使用,有效提高影响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但是现有的三维模型加载方法,多是直接对实景进行仿真建模,然后进行图像记载,这样不仅不能够准确匹配实景模型,容易造成偏差,降低影响质量,同时直接加载的数据较大,容易造成断层和分裂感,进而影响加载速率,同时景象模型影响的匹配度,哟独爱提出一种新的加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景三维模型与三维仿真模型混合加载方法,该加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P1、将三维信息系统中三维实景所在的区域网格化,并对区域内每个网格进行索引,形成索引网格;
P2、对索引网格进行视点位置确定,形成向量坐标数据;
P3、对三维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化进行划分,形成三维模型区块;
P4、为每个三维模型区块设置一个触发区,三维模型区块处于自身对应的触发区内;
P5、对划分后的三维模型区块进行压缩、编码和规格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三维模型数据串;
P6、将三维模型数据串和向量坐标数据进行关联,形成关联数据流;
P7、将关联数据流传输至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解码加载和渲染;
P8、对记载的视点和区块进行分割,提取空间一致的范围,形成混合加载模型。
优选的,所述P1步骤的区域网格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二维矢量数据创建二维图形,并添加高度属性;
S2、根据二维矢量和高度属性,构建三维几何体坐标;
S3、在几何体坐标中添加三个方向的网格线,进行划分;
S4、对网格线的交叉点坐标进行记录,得到划分位置定点数据,即可完成区域网格化。
优选的,所述P2步骤的视点确定包括对网格顶点坐标标记和中心点坐标计算。
优选的,所述P3步骤的形成三维模型区块还包括对三维模型区块建立模型查看目录,且一个查看目录对应一个三维模型区块。
优选的,所述P4步骤的触发区域尺寸包括三维模型区块尺寸和边界尺寸,其中边界尺寸长度为三维模型区块尺寸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P5步骤的三维模型数据串包括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连接信息、属性信息和加载时长信息。
优选的,所述P5步骤的压缩方式为渐进式压缩,规格化处理为通过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对应的映射关系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建伟,未经商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