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涵洞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0308.7 | 申请日: | 202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6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施伟韬;郑民育;董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045;E02D17/02;E02D19/10;E02D19/22;E02D31/02;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涵洞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坑建筑,先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定点划线,形成基坑区域;再于基坑区域内修建若干个降水井;接着边借助抽水设备(4)通过降水井排水,边开挖基坑,直至基坑深度达到目标深度;所述降水井包括至少两个井管体(2),所有所述井管体(2)一一叠置;随着基坑地面深度增大,拆除高于基坑地面预设高度的井管体(2);
垫层施工,于基坑地面依次铺设碎石层、粗砂层、细砂层和砼垫层;
涵洞建筑,依次将侧板(71)、底板(72)和顶板(73)吊装;所述侧板(71)至少有两个;每两相邻侧板(71)之间具有一所述底板(72)和一所述顶板(73);每两相邻侧板(71)相对的一侧下部具有供底板(72)插装的台阶部(711);所述底板(72)下部具有与所述台阶部(711)相匹配的下凸部(721);每一所述顶板(73)架设于两相邻侧板(71)之间;
所述降水井的径向截面为矩形;
所述降水井至少包括三个井管体(2),位于最下面的井管体(2)为沉淀管(25),其余所述井管体(2)为透水管(26);所述沉淀管(25)为开口朝上的盲管;所述透水管(26)为两端相同的环管,透水管(26)的管壁均匀布设复数个透水孔(261);每一所述透水管(26)内设有用于遮挡透水孔(261)的挡水管(3),所述挡水管(3)设有与透水管(26)适配的通水孔(31);所述挡水管(3)连接有控制挡水管(3)沿降水井轴向升降的控制机(27)构,挡水管(3)通过控制机(27)构实现遮挡透水孔(261)或使通水孔(31)连通透水孔(261);
所述控制机(27)构包括升降杆(271)和内耳块(272);所述升降杆(271)下端部固定于所述挡水管(3),所述内耳块(272)固定于透水管(26)内壁避开挡水管(3)的区域;所述升降杆(271)上端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内耳块(272);所述内耳块(272)位于升降杆(271)远离沉淀管(25)的一侧;当升降杆(271)连接于对应的内耳块(272)时,挡水管(3)遮挡于透水管(26);反之,透水孔(261)对应连通于透水孔(2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升降杆(271)的所述挡水管(3)与所述内耳块(272)之间间隔有至少一个透水管(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26)两端内壁设有限制挡水管(3)移动的上限位块(262)和下限位块(2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体(2)外壁设有外耳块(21),外耳块(21)具有外连孔(22);相邻井管体(2)之间连接有穿设于外耳块(21)的外连杆(23);所述外连杆(23)与外连孔(22)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3)与侧板(71)之间垫设有一防护膜层(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洞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设集水井,将至少一降水井最下面的井管体(2)改造为集水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3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井助沉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改变气动外形的折叠机翼分离面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