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0513.3 | 申请日: | 202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崔伟;虎良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莱水产种苗(海南琼海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3;A01K63/04;A23K50/80;A23K10/22;A23K10/26;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431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抗逆性 抗病 能力 工厂 化生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海产种苗繁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包括S1,培育池准备,S2,虾苗培育,S3,亲虾放养,S4,饲养管理,S5,对虾繁殖。该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通过对虾苗进行集中强化培育选择,进而选择健康优质抗病能力较强的虾苗,在育苗过程中,依次经过亲虾放养、饲养管理和对虾繁殖,亲虾放养中通过苗种放养前用食盐水浸浴虾体,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能够减轻虾苗应激反应让其恢复体力,饲养管理定时换水以及生石灰泼洒,能够有效强化虾苗体质,并能够提供虾苗在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进而提高了虾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产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作为一种优质海产品备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优质对虾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渔业的优势产业,是我国渔农民就业致富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由于对虾养殖品种品质的不断退化、缺泛优良的替代品种以及良种选育繁育技术滞后,造成难以繁育优质的对虾种苗,而且随着养殖环境水质的日益恶化,极端气候时常出现,导致各种病害频发,对虾养殖成功率低、养殖效益极低。为了提高虾苗在育苗过程中的存活率,需要对虾苗的健康进行判定,进而选择出优质健康的虾苗,另外,在育苗过程中还要提高虾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对虾养殖成功率,促进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可有效提高虾苗在育苗过程中的存活率,对虾苗的健康进行判定,选择出优质健康的虾苗,而且,在育苗过程中可提高虾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对虾养殖成功率,促进对虾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上述的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抗逆性和抗病能力虾苗的工厂化生态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培育池准备:
(1)培育池选择:培育池采用水泥池,土池面积在3-5亩,水泥池长度为20-50米,池底平坦,池梗坡比≥1:2,池水深度50-80厘米,水池呈长方形,呈东西向设置,池塘宽度≤40米;
(2)清池处理:将水进至最高水位,用速灭杀丁等药物将存池的对虾全部杀灭,然后再将水排干,用生石灰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干法清池,在修整池更的同时,将池底暴晒数日,水泥池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备用;
步骤二,虾苗培育:
(1)虾苗池选择:虾苗池面积1-3亩,坡比为1:2,水深为0.6-1米,虾苗池增加防逃设施,清池处理与所述清池处理相同;
(2)投施肥料:在虾苗放养前10-15天,向池内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发酵后的有机肥,投施量为100-200千克/亩;
(3)虾苗放养:稚虾放养量为10-15万尾/亩,同一池中放养的稚虾规格一致,并选择在晴天早晨或阴天投放;
(4)虾苗饲养管理:放养后第1周,投喂磨碎的豆浆,每天喂3-4次,第2周开始,以投喂切碎的小杂鱼、螺蚌肉、屠宰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或虾苗专用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玉米、小麦、鲜嫩植物茎叶等混合粉碎加工成的糊状饵料,早、晚各投喂1次,以晚上投喂为主,占日投饵量的70%,早期每万尾稚虾日投喂0.25-0.4千克,以后按池内虾体重的10%左右确定日投喂量,虾苗培育过程中,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每15-20天使用1次生石灰调节水质和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生石灰用量为10千克/亩,对水化浆全池泼洒,适时开启增氧设备,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强化培育时间25-30天,虾苗蜕壳5-8次,体长可达3厘米左右,此时即可转入成虾池养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莱水产种苗(海南琼海市)有限公司,未经宝莱水产种苗(海南琼海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承载式活动拱架型AGV搬运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高效型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