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NO3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40698.8 申请日: 2021-07-25
公开(公告)号: CN113683193B 公开(公告)日: 2023-03-21
发明(设计)人: 彭永臻;樊佳瑞;杜睿;李紫鑫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2F3/30 分类号: C02F3/30;C02F101/16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no base sub
【权利要求书】:

1.低NO3--N浓度下短程反硝化颗粒污泥活性恢复与系统快速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所用装置包括:含NO3--N废水箱(1)、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颗粒污泥梯级截留装置(3)、碳源投加装置(4)、特征参数实时控制装置(5)、出水箱(6)和信号控制主机(7);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设有进水口(2.1)、搅拌装置(2.2)、曝气装置(2.3)、排水口(2.4)、取样口(2.5)、排泥口(2.6)、碳源补给口(2.7)、自动排水阀(2.8);颗粒污泥梯级截留装置(3)设有第1级颗粒污泥筛网(3.1)、第2级颗粒污泥筛网(3.2)、絮体污泥排泥口(3.3);特征参数实时控制装置(5)设有pH在线监测装置(5.1)、ORP在线监测装置(5.2);

含NO3--N废水箱(1)通过进水泵(1.1)与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进水口(2.1)相连;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与pH在线监测装置(5.1)和ORP在线监测装置(5.2)相连;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排水口(2.4)通过自动排水阀(2.8)与出水箱(6)相连;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排泥口(2.6)与颗粒污泥梯级截留装置(3)相连;碳源投加装置(4)通过碳源投加泵(4.1)与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2)碳源补给口(2.7)相连;此外,搅拌装置(2.2)、碳源投加泵(4.1)、进水泵(1.1)、排水阀(2.8)、曝气泵(2.3)、颗粒污泥梯级截留装置(3)均与信号控制主机(7)相连;第1级颗粒污泥筛网(3.1)孔径为3mm~4.0mm、第2级颗粒污泥筛网(3.2)孔径为1.0mm~2.0mm;

包括以下步骤:

(1)反硝化活性快速恢复:接种反硝化污泥于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接种污泥以NO3--N为基质进行反硝化过程,平均比NO3--N还原速率为1~10mgN/gVSS/h,接种后污泥浓度为2g/L~5gVSS/L;含NO3--N废水箱中NO3--N浓度为15~40mgN/L;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每周期运行包括进水、搅拌、沉淀、排水和闲置;每周期开始时,开启进水泵,将含NO3--N废水泵入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进水结束时,开启碳源投加泵,控制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初始COD与NO3--N质量浓度比为2.8~4.0;开启搅拌装置,缺氧搅拌60~150min;关闭搅拌装置,沉淀30~60min,结束后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比为40%~60%;当出水NO3--N浓度≤5mg/L时,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启动成功;

通过搅拌过程进行排泥,控制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污泥龄SRT为10~20天;

(2)短程反硝化快速启动:每周期开始时,开启进水泵,将含NO3--N废水泵入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进水结束时,开启碳源投加泵,控制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进水结束后COD与NO3--N质量浓度比为2.8~4.0;开启搅拌装置,缺氧搅拌75~180min;在搅拌结束前15~30min开启曝气装置,控制DO为0.2~0.5mg/L;停止搅拌和曝气,沉淀30~60min,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比为40%~60%;当出水NO3--N浓度≤5mg/L,NO3--N转化为NO2--N的转化率≥60%,平均比NO3--N还原速率≥30mgN/gVSS/h,短程反硝化污泥活性快速恢复;

通过在缺氧搅拌阶段进行排泥,控制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污泥龄SRT为10~2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2~3天对第1级颗粒污泥筛网截留的大颗粒污泥进行回收与人工破碎,使颗粒污泥粒径≤2.0mm后重新投加入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定期对第2级颗粒污泥筛网截留的颗粒污泥进行回收,并重新投加入缺氧/好氧交替序批式短程反硝化反应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6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