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氮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0768.X | 申请日: | 202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蒙世协;谢家幸;蒙晓燕;黄乃佾;黄和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百龙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80;C05G3/90;C05G5/12;C05G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氮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氮肥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微生物氮肥,包括以下原料:尿素、硫酸铵、糖蜜发酵黄腐酸钾底料、复合生物菌、营养干粉、锌元素、硼元素。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氮肥采用糖蜜发酵酒精剩余沉淀物为主要底料,有机质含量高,分子小,活性高,可以有效疏松改良土壤,而添加的复合微生物菌,在糖蜜发酵黄腐酸钾底料上,可以更加快速的扩繁和生长,微生物菌的活性更好,更高,更加有效疏松活化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健康健壮生长,根系更发达,更健壮,吸收水分养分能力更强;通过内含的黄腐酸和氨基酸有效螯合氮元素以及钙镁锌硼等营养元素,氮更不容易被转化和流失,氮的肥效期更长,利用率更高,更容易被吸收利用,效果更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氮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长,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量,传统氮肥施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仅占施入总量的30%左右,其余部分以挥发(NH3),淋溶(NO2-和NO3-)和反硝化作用白白损失,这不仅浪费肥料,增加成本,而且导致NO2-和NO3-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N2O(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产物)对大气的污染。
针对现代农业传统氮肥的利用率低,肥效期短,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常年的连续种植,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严重,土壤有机质缺乏,土壤板结酸化,影响了根系的生长,从而影响了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等问题,我公司与广西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开发,以糖蜜发酵酒精后的黄腐酸钾沉淀物为主要底料,添加能有效疏松活化土壤的复合微生物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以及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作物根系健康健壮生长,提高作物根系对养分尤其对氮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氮的肥效期和利用率。
目前,提高氮的利用率和增效的技术主要有三种:
一、生物化学方法,该类肥料中添加了生化抑制剂,主要是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如长效尿素,微生物氮肥等;
二、物理方法,通过物理包被法和整体分散法处理而得的肥料。物理包被法是在易溶性颗粒肥料表面包一层或多层渗透扩散阻滞层,减缓或控制肥料养分溶出速率,如硫包膜尿素、聚合物包膜肥料、涂层尿素、包裹肥料;整体分散法是将肥料均一地分散、吸附于控释材料中,形成多孔网络体系,肥料养分随着控释材料对肥料养分的解吸或控释材料的溶蚀或降解释放出来,控释材料可以是橡胶、沥青、凝胶体等;
三、化学合成方法,该类肥料是化学合成增效肥料,是将肥料直接或间接通过共价或离子键连接到预先形成的聚合物上,构成一种新型组合物。通常分为3种类型:难溶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脲甲醛、丁烯叉二脲和草酰胺等;水溶性难降解化合物,如异丁叉二脲;低溶解性无机盐,如磷酸镁铵等。
采用以上三种技术的氮肥,在一定的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氮的吸收利用率,但对土壤和环境还是有影响和破坏。生化抑制剂通过抑制土壤微生物-脲酶或硝化细菌的活性,抑制氮形态的转化,从而阻控氮的流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氮在土壤的存留时间和延长肥效期,但对土壤微生物造成了影响和破坏,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不利于改良土壤;而通过物理或化学技术改性的氮肥,对土壤和环境直接有影响,不能作为长期可以使用的氮肥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氮肥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技术改性的氮肥,对土壤和环境直接有影响,不能作为长期可以使用的氮肥产品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百龙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百龙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0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