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料的回转式可折叠输送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190.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锡锋;袁东山;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14 | 分类号: | B65G21/14;B65G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筋混凝土 构件 破碎 回转 可折叠 输送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料的回转式可折叠输送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可折叠输送机、驱动可折叠输送机的回转支撑装置及与可折叠输送机连接的拉紧支撑装置,可折叠输送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部分与折叠部分及驱动折叠部分进行折叠的折叠组件,回转支撑装置能够驱动可折叠输送机转动,拉紧支撑装置能够对可折叠输送机进行拉紧支撑。本发明的回转支撑装置能够驱动可折叠输送机转动,同时拉紧支撑装置能够对可折叠输送机进行拉紧支撑,便于可折叠输送机与其他设备进行配合、避让等,可折叠输送机的折叠组件还能够折叠部分相对于其固定部分进行折叠,便于设备的移动、搬运以及在闲置状态下存放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料的回转式可折叠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铁路、桥梁等各种建筑设施不断增加,相应旧的建筑设施也在逐步拆除,其中产生大量的废弃钢筋混凝土构件,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就是堆弃或填埋地下,造成浪费资源、侵占土地、污染环境等,随着人们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废弃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分类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比如铁路废旧轨枕等钢筋混凝土长条形构件等,由于强度高且内含钢筋,现有的设备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破碎分类回收处理,输送设备占用空间大,操作不便,效率低,精度低,尖锐的钢筋等易损伤设备,设备使用损耗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低,成本较高,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料的回转式可折叠输送设备,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破碎料的回转式可折叠输送设备,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可折叠输送机、驱动可折叠输送机的回转支撑装置及与可折叠输送机连接的拉紧支撑装置,可折叠输送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部分与折叠部分及驱动折叠部分进行折叠的折叠组件,回转支撑装置能够驱动可折叠输送机转动,拉紧支撑装置能够对可折叠输送机进行拉紧支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分与折叠部分组成机架,机架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相配合的主动辊且其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相配合的从动辊,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推动机构、三角形摆块、第一连杆及与折叠部分连接的第三连接座,第一推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三角形摆块的一个端点铰接,三角形摆块的另外两个端点分别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和固定部分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座远离固定部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座的另一端与固定部分铰接,第一推动机构远离其输出端的一端与固定部分铰接,第一推动机构通过三角形摆块和第一连杆能够推动第三连接座转动以使折叠部分转动后折叠在固定部分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带具有用于输送物料的梯形输送槽,机架上设置有与第一输送带相配合的支撑托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分的两侧分别通过折叠组件与折叠部分连接,固定部分上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折叠组件的三角形摆块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转台、驱动第一转台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第一转台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二连接座与可折叠输送机连接,第一转台能够驱动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转动以使可折叠输送机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液压马达,第一液压马达通过第一涡轮蜗杆机构驱动第一转台转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座包括与第一转台连接的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一耳板,第二连接座上设置有与第一耳板铰接的第二耳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紧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架铰接的第一接头且其另一端与第四连接板的中部铰接,第四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可折叠输送机两侧连接的第一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1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