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671.2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徐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逸叶舟船舶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28 | 分类号: | B63B2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海损 船舶 自动化 货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货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包括货运厢主体,所述货运厢主体右侧的外壁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防护侧板,且防护侧板左侧内壁的中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弹力拉绳,所述弹力拉绳左侧顶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承载托板进行安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连接固定杆、螺纹套块、滑动块、滑轨、螺纹转杆、扭力弹簧、固定限位板、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转杆、固定套杆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弹力拉绳左侧顶端贯穿第三限位槽缠绕在固定套杆的外壁上。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在海运时玻璃等易碎物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损伤的风险,可以有效的减小海损的损耗率,提高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货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货物运输的成本,通过船舶进行运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输方式,为了更好的进行运输以及转运时的便利性,一般通过将货物放置于集装箱内部进行运输。
但是由于海面上风浪较大,因此致船舶在航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晃动,又因为海运的耗时往往较长,因此易导致玻璃等易碎物品在运输的过程中损伤的风险较大,从而导致海损的损耗率增大,因此亟需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对玻璃等易碎物品进行海运时折损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海损的船舶自动化货运装置,包括货运厢主体,所述货运厢主体右侧的外壁底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防护侧板,且防护侧板左侧内壁的中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弹力拉绳,所述弹力拉绳左侧顶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承载托板进行安装;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槽、连接固定杆、螺纹套块、滑动块、滑轨、螺纹转杆、扭力弹簧、固定限位板、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固定转杆、固定套杆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弹力拉绳左侧顶端贯穿第三限位槽缠绕在固定套杆的外壁上,所述固定套杆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三限位槽左侧的内壁顶端,所述固定套杆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转杆,且固定转杆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三限位槽左侧的内壁底端,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左侧外壁啮合连接在第一传动齿轮右侧外壁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中部被螺纹转杆贯穿,所述螺纹转杆顶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三限位槽左侧内壁的顶端,所述螺纹转杆底端外壁通过螺纹等距离连接有五组螺纹套块,所述螺纹转杆底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三限位槽左侧内壁底端,每组所述螺纹套块右侧中部皆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杆,且连接固定杆右侧皆贯穿第一限位槽固定连接在承载托板左侧外壁中部。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螺纹套块左侧中部皆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左侧皆滑动在滑轨内侧,所述滑轨皆等距离开设在第三限位槽左侧的货运厢主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转杆中部上端的外壁缠绕连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顶端焊接在第三限位槽内壁顶端,所述扭力弹簧底端焊接在固定限位板顶端外壁上,所述固定限位板左侧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三限位槽内壁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左侧贯穿第二限位槽内侧,且第二限位槽开设在第三限位槽左侧中部上端的货运厢主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托板右侧外壁的中部与滚珠抵接,且滚珠右侧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壁的右侧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拉绳左侧底端抵接在滚轮外壁顶端,且滚轮通过固定转轴固定安装在固定底板顶端中部,所述固定底板等距离安装在第三限位槽内壁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侧板的长度大小大于货运厢主体右侧开口口径大小,且防护侧板内壁中部设置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逸叶舟船舶科技(镇江)有限公司,未经逸叶舟船舶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6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