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分析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843205.6 申请日: 2021-07-26
公开(公告)号: CN113791219B 公开(公告)日: 2022-08-02
发明(设计)人: 王拥军;施福东;孟霞;金薇娜;张程祎;贺文艳;魏常娟 申请(专利权)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分类号: G01N33/68 分类号: G01N33/68
代理公司: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代理人: 丁继恩;要然
地址: 10007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急性 缺血性 脑卒中 复发 风险 分析 生物 标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分析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通过开发可检测目标蛋白质表达水平的试剂或产品,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复发进行有效分析,所述目标蛋白质为BID,CAH3,CO1A2,HORN,ITAM,KAD1,MYL9,PARK7,PRDX1,RSU1,TAGLN2,TRML1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进一步地针对CCS1、CCS3、CCS5亚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开发了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组合,可更加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亚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进行有效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志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分析的生物标志物。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Cerebralvascular disease,CVD)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和脑卒中(Stroke)。其中脑卒中已经超越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包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和出血性卒中(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AIS又称急性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并由此产生的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的60%-80%。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却十分有限,目前临床上证明有效的急性期治疗方案为静脉阿替普酶(tPA)溶栓或血管内取栓实现缺血区域的血管再通。但是由于治疗时间窗窄,以及脑水肿、出血转化等并发症风险增加,血管内取栓需要复杂的技术的专业团队保障,临床上仅15%患者可以获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脑屏障的完整性破坏,但是外周血脑损伤释放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的出现时间点,含量以及是否能反映脑损伤的情况以及病人的预后,是脑卒中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没有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和复发预警生物标志物,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脑卒中管理的一个主要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卒中复发风险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以下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在制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分析(预测或辅助预测)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蛋白包括:BID,CAH3(CA3),CO1A2,HORN(HRNR),ITAM(ITGAM),KAD1(AK1),MYL9,PARK7,PRDX1,RSU1,TAGLN2,TRML1。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目标蛋白质的试剂在制备用于预测或辅助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目标蛋白质为如下(a1)、(a2)或(a3):

(a1)KAD1(AK1)和TAGLN2蛋白;

(a2)CO1A2和MYL9蛋白,或MYL9和BID蛋白,或BID和TRML1蛋白;

(a3)ITAM(ITGAM)和TAGLN2蛋白,或CAH3(CA3)和TAGLN2蛋白,或TAGLN2和RSU1蛋白,或TAGLN2和PARK7蛋白,或CAH3(CA3)蛋白,或ITAM(ITGAM)蛋白,或TAGLN2和HORN(HRNR)蛋白,或TAGLN2蛋白,或ITAM(ITGAM)和PRDX1蛋白,或ITAM(ITGAM)和MYL9蛋白,或PRDX1和PARK7蛋白。

上述(a1)中的目标蛋白质,可对CCS1型卒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预测或辅助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的试剂和试剂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