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481.2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兵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0;A61K47/4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幽门 螺旋 杆菌 中药 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黄岑15、大黄8、百花蛇舌草30、黄连10、蒲公英30、青蒿30、苏梗10、木香10、三七粉3、白蔻15、佩兰15、白芍10、生甘草6、竹叶10、薏苡仁15。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较高的疗效,长期服用本发明药物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与目前西药治疗本病相比,治疗费用下降6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1)主要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这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而发生发酸烧心,而具有胃溃疡疾病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更是引起了主要症状胃痛的发生,口臭最直接的病菌之一就是幽门螺杆菌了。(2)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引起慢性胃炎。所发生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3)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产生多种致病因子,从而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而且患者多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等,均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比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多数倍。(4)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有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这时一般是通过检查来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通常都是服用抗菌素,然而—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服用抗生素治疗也很难彻底消除,多数人会终身带菌,经常服用抗菌素还会伤胃。对此,发明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及参考大量病例,研制出一种能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岑10-20、大黄6-10、百花蛇舌草25-35、黄连8-15、蒲公英25-35、青蒿25-35、苏梗8-15、木香8-15、三七粉2-5、白蔻10-20、佩兰10-20、白芍8-15、生甘草3-9、竹叶8-15、薏苡仁10-20。
所述合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黄岑15、大黄8、百花蛇舌草30、黄连10、蒲公英30、青蒿30、苏梗10、木香10、三七粉3、白蔻15、佩兰15、白芍10、生甘草6、竹叶10、薏苡仁15。
一种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中药合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黄岑、大黄、苏梗、白蔻、竹叶混合,研磨成粉末,然后使用乙醇提取药物粉末,得到中药提取物,备用;
(2)将百花蛇舌草、黄连、蒲公英、青蒿洗净后放入锅中煮制,过滤得药液,备用;
(3)将步骤(1)所得中药提取物和步骤(2)所得药液混合均匀,加热至沸腾后晾凉,放入到3-8°C的恒温箱中保存,备用;
(4)取木香、三七粉、佩兰、白芍、生甘草、薏苡仁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浸泡10-20min,用武火煮到沸腾后改用文火煎40-50min,倒出药液,再加入清水,用武火煮到沸腾后改用文火煎30-40min,倒出药液,将两次所得的药液混合,放入3-5°C恒温箱中保存;
(5)将步骤(3)和步骤(4)所得药液混合,并加入蜂蜜甜味剂,混合均匀后过滤,即得中药合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中:
黄岑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兵,未经王晓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