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式消毒及深度脱水集成装置及其作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584.9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春岩;赵岩;王坚;陈刚;侯海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2;C02F11/127;C02F11/148;B01D53/86;B01D53/32;B01D53/04;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16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消毒 深度 脱水 集成 装置 及其 作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载式消毒及深度脱水集成装置及其作业方法,其要点整个装置由运输车辆、集装箱、消毒调质罐、漂白粉仓、84消毒液罐、PAC加药罐、PAM加药罐、旋流分离器、底流缓冲罐、隔膜式板框压滤机、滤液缓冲槽、卸泥斗、螺旋输送机、液压站、压榨水箱、空气压缩机、PLC控制柜、车载发电机、废气净化器、活性炭吸附箱、引风机组成。根据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以流动作业的方式实现了医疗机构污泥的原位深度减量化目标,同时使固、液、气三相中的致病微生物均得到深度消毒和净化处理,全面消除了作业过程的二次污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污泥的无害化及减量化预处理,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污泥的移动式车载消毒及深度脱水集成装置和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机构污泥是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包括化粪池污泥、剩余污泥、消化池污泥等。医疗机构污水的来源和组成复杂,包含大量的废药剂和致病微生物,而据估计污水处理系统中超过80%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和废药剂会被浓缩到污泥中。因此,医疗机构污泥具有明显的毒性和感染性,是疾病传播的潜在源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危害,必须予以妥善处理处置。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和《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 1105-2020)规定,医疗机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要求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和监管。然而,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泥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规范的处理处置。一方面,相关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单位缺乏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相关污染防治措施可能不符合标准规范;另一方面,高含水率的医疗机构污泥流动性强,在收集、运输、贮存和处置过程中,毒性和感染性污染物易发生扩散和迁移。因此,目前的处理处置方式存在明显的环境风险,亟待提升和改进。从削弱污染物扩散和迁移以及降低外委处置费用两个方面考虑,医疗机构污泥应在场内进行规范的消毒和脱水预处理,以达到无害化和减量化的目的。然而,大多数医疗机构污泥年产生量不大,建设专门的污泥脱水、贮存设施将导致设施利用率低的问题,并将产生非必要的闲置设备维护保养费用,增加了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此外还需配备专门的操作和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加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成本,且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很难达到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标准要求。
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和“无废社会”建设的新背景下,按照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要求,根据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理念,构建一种新的医疗机构污泥规范化和集约化预处理模式,并创造和开发相应的装置、设备,不仅能够为消除医疗机构污泥环境风险隐患,减轻相关部门的监管压力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更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全面节约的必然要求,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符合环保标准要求,施工作业机动灵活,成本低廉,效果稳定的适用于医疗机构污水处理污泥的移动式车载消毒及深度脱水集成装置和作业方法。所述装置通过“流动作业,共享治污”的方式,进入各个医疗机构场内,对污泥收集池内含水率90%以上的污泥进行抽吸、消毒、深度脱水,形成含水率在60%以下的固化泥饼。全部作业过程在密闭空间内完成,并对废气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最终在实现污泥原位深度减量化的同时,有效防范了污染物液相和气相迁移扩散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本发明所述的车载式消毒及深度脱水集成装置:由运输车辆、集装箱、消毒调质罐、漂白粉仓、84消毒液罐、PAC加药罐、PAM加药罐、旋流分离器、底流缓冲罐、隔膜式板框压滤机、滤液缓冲槽、卸泥斗、螺旋输送机、液压站、压榨水箱、空气压缩机、PLC控制柜、车载发电机、废气净化器、活性炭吸附箱、引风机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