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降噪方法、主动降噪装置及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5173.3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1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帆;徐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声浩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H04R1/10;H04R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秦卫中 |
地址: |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方法 装置 入耳 耳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主动降噪装置、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及电子设备。该主动降噪方法包括:通过扬声器播放测试信号,测试信号与环境噪声信号不相关;通过误差麦克风采集反馈信号,反馈信号为传递至误差麦克风处的环境噪声信号和测试信号的叠加信号;根据测试信号和反馈信号确定第一回波传递函数,其中,第一回波传递函数为扬声器的播放信号经用户的耳廓反射至误差麦克风的路径的传递函数;根据第一回波传递函数确定降噪系数;根据降噪系数和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前馈信号确定第一降噪信号;通过扬声器播放第一降噪信号。本申请提供的主动降噪方式能够解决半入耳式耳机因佩戴一致性差而导致的降噪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主动降噪装置、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较于其它类型的耳机,半入耳式耳机具有使用卫生、佩戴舒适、无异物感及无听诊器效应等优点,因而颇受用户喜爱。
然而,半入耳式耳机与耳道之间的封闭性较差,无法有效地阻隔噪声。因此,用户在使用半入耳式耳机时,容易受到外界噪音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主动降噪装置、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以使得半入耳式耳机具备优秀的降噪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主动降噪方法。该主动降噪方法包括:通过扬声器播放测试信号,所述测试信号与环境噪声信号不相关;通过误差麦克风采集反馈信号,所述反馈信号为传递至所述误差麦克风处的环境噪声信号和测试信号的叠加信号;根据所述测试信号和所述反馈信号确定第一回波传递函数,其中,所述第一回波传递函数为所述扬声器的播放信号经用户的耳廓反射至所述误差麦克风的路径的传递函数;根据所述第一回波传递函数确定降噪系数;根据所述降噪系数和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前馈信号确定第一降噪信号;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一降噪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测试信号和所述反馈信号确定第一回波传递函数,包括:a.根据所述反馈信号、所述测试信号和第一预估传递函数,确定第一误差信号;b.当所述第一误差信号的期望功率未达到最小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误差信号和所述测试信号,对所述第一预估传递函数进行调整;迭代执行步骤a和b,直至所述第一误差信号的期望功率达到最小值时,确定当前的第一预估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一回波传递函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前馈信号和所述测试信号,确定第二回波传递函数,其中,所述第二回波传递函数为所述扬声器的播放信号经用户的耳廓反射至所述参考麦克风的路径的传递函数;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回波传递函数和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前馈信号中消除传递至所述参考麦克风处的测试信号,以得到所述前馈信号中的环境噪声信号,其中根据所述降噪系数和参考麦克风采集的前馈信号确定第一降噪信号,包括:根据所述降噪系数和所述前馈信号中的环境噪声信号,确定所述第一降噪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前馈信号和所述测试信号,确定第二回波传递函数,包括:a.根据所述前馈信号、所述测试信号以及第二预估传递函数,确定第二误差信号;b.当所述第二误差信号的期望功率未达到最小值时,根据所述第二误差信号和所述测试信号,对所述第二预估传递函数进行调整;迭代执行步骤a和b,直至所述第二误差信号的期望功率达到最小值时,确定当前的第二预估传递函数为所述第二回波传递函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动降噪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前馈信号、所述第一降噪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确定第二回波传递函数,其中,所述第二回波传递函数为所述扬声器的播放信号经用户的耳廓反射至所述参考麦克风的路径的传递函数;根据所述第二回波传递函数、所述第一降噪信号以及所述测试信号,从所述前馈信号中消除传递至所述参考麦克风处的降噪信号和测试信号,以得到所述前馈信号中的环境噪声信号;根据所述降噪系数和所述前馈信号中的环境噪声信号确定第二降噪信号;通过所述扬声器播放所述第二降噪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声浩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声浩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