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5290.X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邓韬;潘世祺;周学智;王新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都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06 | 代理人: | 陈钱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表面 裂纹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传感器探头支臂机构、声发射探头伺服装置和上位机;
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0-100)、左右移动机构(10-210)、左右移动驱动装置(10-220)、第一支撑机构(10-310)、第二支撑机构(10-320)、第一伸缩杆(10-410)、第二伸缩杆(10-420)、高度测量模块(10-500)、位置检测模块(10-600)和控制装置(10-700);
所述左右移动机构(10-200)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10-100)上;所述左右移动驱动装置(10-220)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10-100)上,并分别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10-210)和所述控制装置(10-700)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机构(10-310)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10-320)分别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10-100)的左右两端;
所述第一伸缩杆(10-410)可折叠地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10-100)上;所述第二伸缩杆(10-420)可折叠地设置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10-200)上,使得所述第二伸缩杆(10-420)能够在所述底座本体(10-100)上左右移动;
所述高度测量模块(10-500)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10-410)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10-700)相连接;所述位置检测模块(10-600)设置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10-210)和所述底座本体(10-100)上并与所述控制装置(10-700)相连接;
所述传感器探头支臂机构包括多个支撑杆组件(100);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100)呈剪叉结构连接在一起;其中,在所述剪叉结构的X型连接处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100)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机构(200)相连接;在所述剪叉结构的V型连接处多个所述支撑杆组件(100)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连接机构(300)相连接;并且,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机构(200)和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机构(300)位置处设置有角度传感器;在所述支撑杆组件(100)上设置有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
所述第一伸缩杆(10-410)、所述第二伸缩杆(10-420)分别连接在一个所述X型连接处;
所述声发射探头伺服装置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组件(100)上;
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直线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所述控制装置(10-700)与所述上位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发射探头伺服装置包括套管组件(1)、安装架(4)、气囊(6)、压力传感器(7)、声发射传感器固定机构(8)和声发射传感器;
其中,在所述套管组件(1)上安装有传动机构(2)和第一驱动装置(3);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与所述传动机构(2)相连接;所述安装架(4)通过升降机构(5)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套管组件(1)上;所述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固定机构(8)上,并通过气囊(6)与所述安装架(4)相连接;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声发射传感器固定机构(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表面裂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1)包括并排平行设置的第一套管(1-100)和第二套管(1-200);
在所述第一套管(1-100)和所述第二套管(1-200)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多个滚珠;
所述传动机构(2)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1-100)或所述第二套管(1-200)上;
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管(1-100)或所述第二套管(1-200)内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和切换机构;
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安装轴(2-100)、第一插销(2-200)和传动件(2-300);
所述传动件(2-300)设置在所述安装轴(2-100)上;
并且,在所述安装轴(2-100)中沿轴向设置有安装孔(2-110);
所述第一插销(2-200)以只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安装孔(2-110)相连接,使得通过抽插所述第一插销(2-200)能够使所述第一插销(2-200)与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或者脱离连接,完成手动模式与自动模式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2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