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5813.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照埝;温万惠;刘光远;陈实;胡潇柔;李闪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52 | 分类号: | A61B5/352;A61B5/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彭星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监测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目标用户的一组心电信号中每个心电信号的发生时刻和发生强度,确定该组心电信号的RR间期;根据所述RR间期,确定RR间期序列;将RR间期序列中的RR间期作为输入数据,通过不同的预设子模型,得到该组心电信号的至少两个特征值;按照预设组合方式将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值进行组合,以将组合的至少一个结果作为待测组输入到监测模型,通过所述监测模型对所述待测组对应的该组心电信号标记用于表示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标识,以根据所述标识监测所述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教育信息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决定了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根据课堂学生的表现主观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的。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中教师在上课时,会出现无法正确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的问题,为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需要一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监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测方法,包括:
在获取到目标用户在目标时段内的一组心电信号之后,根据该组心电信号中每个心电信号的发生时刻和发生强度,确定该组心电信号的至少两个波峰的发生时刻;
按照所述发生时刻的先后顺序,计算两两相邻波峰的发生时刻之间的差值,以将所述差值作为RR间期的间隔值,将所述两两相邻波峰的发生时刻之间的时间段作为所述RR间期的发生时段;
在计算出至少一个RR间期的间隔值之后,确定包含所述RR间期的RR间期序列;其中,所述RR间期是按照计算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所述RR间期包括所述间隔值和该RR间期的发生时段;
将所述RR间期序列中的RR间期作为输入数据,分别输入到至少两个用于计算特征值的预设子模型中,得到用于表示该组心电信号的波动特性的至少两个特征值;其中,不同的预设子模型用于计算波动特性在不同维度上的特征值;
按照预设组合方式将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值进行组合,以将组合的至少一个结果作为待测组;其中,所述预设组合方式是通过序列后向选择法SBS确定的;
在将所述待测组输入到监测模型之后,通过所述监测模型对所述待测组对应的该组心电信号标记用于表示学生的学习状态的标识,以根据所述标识监测所述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监测模型是通过以下方法训练的:
针对每个学习状态,在获取到预设数量的目标用户的至少一组心电信号之后,为每组心电信号标记用于表示学生在该学习状态下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学习状态包括:知识学习状态与解决问题状态、学习阶段认知负荷匹配状态与不匹配状态、测试阶段认知负荷匹配状态与不匹配状态、知识点难度与群体学习能力匹配状态与不匹配状态、精神不疲劳与疲劳状态;
针对携带有所述第一标识的每组心电信号,分别通过所述预设子模型计算该组心电信号在不同维度上的至少两个特征值;
将所述至少两个特征值按照全组合的组合方式组成该组心电信号的至少一个训练组;其中,所述全组合的组合方式是从n个不同特征值里每次取出1个、2个、…、n个不同特征值构成的多种组合方式;n为特征值的维度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