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式还原罐置换式装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6332.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刘英杰;刘英伟;刘青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6/22 | 分类号: | C22B26/22;C22B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38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置换 装料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竖式还原罐置换式装料方法;具体步骤为:竖式还原罐中心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和还原罐罐壁之间形成的夹层空间填塞有料渣;卸渣口位于还原罐底部,卸渣口通过中心管封堵;在还原罐的顶部安装加料器,使加料器的加料口对准夹层空间;提起中心管的同时开启加料器进行加料,使还原罐底部卸料与顶部加料同时进行;当加料结束后移走加料器,同时将中心管下落封住卸渣口完成加料;本发明解决了在还原竖罐投料中料球易破碎粉化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竖罐还原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镁还原竖罐投料技术,特别是一种竖式还原罐置换式装料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在镁冶炼工艺中,“卧式还原罐”逐渐被“竖罐”取代,“竖罐”以其除渣方便,工作强度低,还原产量高,出镁精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但对于“竖罐”的装料问题一直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竖式还原罐由于竖直安装,在装料过程中料球为自由落体运动,落差大,且与罐壁冲击,易造成料球破损、粉化,降低罐内原料的孔隙率和导热性,降低竖罐还原生产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竖式还原罐置换式装料方法,解决在还原竖罐投料中料球易破碎粉化的问题,以提高竖罐还原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竖式还原罐置换式装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竖式的还原罐,在还原罐的顶部安装加料器,使加料器的加料口对准中心管和还原罐罐壁之间形成的夹层空间。
b)提起中心管的同时开启加料器进行加料,使还原罐底部卸料与顶部加料同时进行。还原罐内原有的料渣对装入的料球起到缓冲与承接作用,减小或消除了竖罐装料过程中料球的落差以及与罐壁的碰撞,从而降低料球破损率。
c)当加料结束后,停止加料;落下中心管,使中心管在重力作用下随罐内还原渣及料球同时落下,直至中心管下端与还原罐下端瓶颈部位结合,封住卸渣口;完成卸渣与装料过程。
d)移走加料器,进行竖式还原罐装炉的后续工作。
优选的,所述顶部加料的料球流速与底部卸料的料渣流速相等。
优选的,完成加料后在中心管上方设置密封渣漏斗,在中心管的下方设置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竖式的还原罐中心设置有中心管,夹层空间填塞有料渣;卸渣口位于还原罐底部,所述卸渣口通过中心管封堵。
优选的,所述加料器与还原罐衔接部位为环形结构,使料球不掉入中心管内和还原罐外,从而只进入夹层空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该装料方法各工艺步骤的执行,实现热还原法炼镁竖式还原罐的置换式装料,借助料渣的承载力,使卸渣和加料球两个步骤同步进行,停止加料与释放中心管同时进行,使料球在被加入至还原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破碎和粉化的现象,减小料球破碎率及粉化率,且加料与卸料同时进行,提高了竖罐还原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竖式还原罐采用置换式装料方法的各阶段示意图。
其中,1是还原罐,2是中心管,3是料渣,4是卸渣口,5是加料器,6是密封渣漏斗,7是小水套,8是料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八达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63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