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化器换热管道及其自增压气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6807.7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生明;曹成虎;楼旭铼;杨清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广钢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F28F1/14;F16L9/00;F16L5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地址: | 410329 湖南省长沙市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器换热 管道 及其 增压 | ||
1.一种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为螺旋管道,管道(1)的横截面为星型结构,星型结构的每个尖角处均固定有沿所述换热管道(1)的轴心线方向设置的翅片(2),且星型结构的每个侧边(101)上还设有沿所述换热管道(1)的轴心线方向设置的半圆凸起(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凸起(3)固定在所述侧边(101)的中部,且直径小于侧边(101)边长的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星型结构的侧边(101)数量少于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2)的高度小于所述换热管道(1)的内螺旋半径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凸起(3)与所述换热管道(1)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1)的螺旋长度L需使换热管道(1)从工作环境中的总吸热量Q与液氮通过换热管道(1)吸热转化为氮气的吸热量Q1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假设换热管道(1)在工作过程中接触的空气温度保持不变,即与空气的传热系数不变,则换热管道(1)从工作环境中的总吸热量Q为:
式中:K为总传热系数,F1为换热管道(1)的表面周长,TA为环境温度,T0为氮气饱和温度,T为液氮温度;
总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δ为换热管道(1)的壁厚,λ为管材导热系数,η为翅片(2)的换热效率,αA为管材与空气传热系数,F2为翅片(2)的总面积;
其中,F1、F2的推导公式为:
F1=πDi·L
F2=(πDo-N·x+2N·y)·L
式中:L为换热管道(1)的螺旋长度,Di为换热管道(1)的内切圆直径,Do为换热管道(1)的外接圆直径,N为翅片(2)数目,x为翅片(2)厚度,y为翅片(2)高度;
液氮吸热转化为氮气的吸热量Q1为:
Q1=M·(S+Cp·ΔT)
式中:M为液氮质量,S为液氮气化热,Cp为氮气定压比热容,ΔT为氮气升温量;
由于总吸热量Q与吸热量相等,则:
代入F1、F2的计算公式得到: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得到换热管道(1)的螺旋长度L。
8.一种自增压气化器,其特征在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气化器换热管道、输入管路(4)和输出管路(5),所述输入管路(4)与所述换热管道(1)的入口连接,所述换热管道(1)的出口与所述输出管路(5)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管路(5)的另一端设有喷嘴(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增压气化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控制器,所述输入管路(4)与所述换热管道(1)的入口之间设有流量控制阀(8),所述输出管道(5)上设有温度传感器(9)和压力传感器(10),所述流量控制阀(8)、温度传感器(9)及压力传感器(1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增压气化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吹风装置(7),所述吹风装置(7)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吹风装置(7)用于产生对流空气并吹向所述换热管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广钢气体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广钢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68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介电常数高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护圈离心泵组合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