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机插水稻硬地育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054.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娟;汪永武;冯骏;杨森;秦朦;杨涛;叶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李玉宁 |
地址: | 230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水稻 育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插水稻硬地育秧系统,包括放置板以及卡设在放置板上的育苗盘,放置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育苗盘的放置槽,育苗盘卡设于放置槽内,育苗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种植孔贯穿育苗盘,且放置槽内底面开设有和种植孔对应的通孔;放置板上还安装有用于封堵种植孔底部的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内含有活动设置在种植孔内底部的顶柱,顶柱的底端伸出对应的通孔;放置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顶柱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内含有凸轮,凸轮的外环面用于抵触顶柱的底端,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凸轮旋转的驱动单元。本发明方便分离育苗盘和其上的幼苗,便于配合插秧机使用,提高机插的插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机插水稻硬地育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机插秧应用前景广阔。水稻机插秧技术核心是培育壮秧,目前许多地方机插秧育苗素质不高且不稳定,制约着水稻机插推广普及;另一方面,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扩大,水稻生产上已不满足于传统的短秧龄小苗机插,正在向中苗和大苗机插方向拓展,由于水稻秧龄延长,对培育机插壮秧方法有了更高要求,该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水稻出苗是实现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水稻出苗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氧气,出苗易受土壤环境和天气影响,常常出现烂种烂秧死、出苗不整齐、苗秧苗素质差及苗期病害多发等问题。水稻机插秧主要采用毯苗机插技术,毯苗育秧通常是使用标准的育秧盘,在秧盘中放入育秧泥土或育秧基质,种子播在泥土上,然后用泥土覆盖种子,种子经生长后形成毯状秧苗。因此,种子的出苗对毯状秧苗的形成极为重要,特别是播种量较低的杂交稻品种。
但是现有的育苗盘在幼苗成长到能够移栽时,幼苗和其根部的土壤不易与育苗盘分离,现阶段分离采用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操作极易损伤水稻幼苗,并且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水稻机插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机插水稻硬地育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机插水稻硬地育秧系统,包括放置板以及卡设在放置板上的育苗盘,放置板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育苗盘的放置槽,育苗盘卡设于放置槽内,育苗盘上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种植孔贯穿育苗盘,且放置槽内底面开设有和种植孔对应的通孔;
放置板上还安装有用于封堵种植孔底部的封堵机构,封堵机构内含有活动设置在种植孔内底部的顶柱,顶柱的底端伸出对应的通孔。
放置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支撑顶柱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内含有凸轮,凸轮的外环面用于抵触顶柱的底端,支撑机构还包括驱动凸轮旋转的驱动单元。
进一步的,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放置板的下方的若干根互相平行的转轴,且放置板的底面相对两侧均固定有侧板,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侧板,侧板上还设置有驱动转轴旋转的伺服电机,转轴和育苗盘上种植孔的行数相对应,且凸轮和对应位置的转轴固定套接。
进一步的,顶柱的顶端外壁密封接触于种植孔的内壁,顶柱的内开设有与其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还设有与中心孔底部连通的安装腔,中心孔内转动连接有中心轴,中心轴的顶端伸出中心孔、并固定有位于顶柱顶面上方的旋转顶板,顶柱的壳体外侧还开设有连通安装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与顶柱配合的通孔内壁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板,且安装腔内还设有联动机构,其中,顶柱上升,主动齿轮与齿板啮合,通过联动机构带动中心轴以及旋转顶板旋转。
进一步的,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中心轴地面的斜齿轮二以及和斜齿轮二啮合传动的斜齿轮一,斜齿轮一中心处所固定的安装轴上还套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放置槽的槽底阵列分布若干个橡胶制垫块,育苗盘的底面压设在各个垫块上,通过垫块使得育苗盘的底面和放置槽的槽底之间形成安装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未经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